國軍緊急救護能量 空中傷患後送源於823砲戰

軍聞社記者林澤廷屏東

空軍第六聯隊近日辦理空中傷患後送60週年慶祝活動」,邀請現役、退役,曾執行空中傷患後送任務航空護理官、航空救護士及航空醫學醫官參加,藉由醫療裝備裝載參觀及時光走廊巡禮等活動,讓這些曾在空中執行救援任務的同仁,彷彿再度回到當年執勤時空環境

當天上午的慶祝活動由空軍第六聯隊聯隊長少將主持,安排歷任救護前輩們在C-130運輸機合影影片欣賞,前輩們在影片中看到許多珍貴的歷史畫面,回憶不斷涌上心頭場面溫馨

聯隊長魯少將致詞時表示,空中救護爲現代化國家,基於人道救援考量,整合飛行技能、航空生理與空中醫療照護等專業發展成爲緊急空運醫療後送團隊作業模式,近年來更積極參與人道救援,陸續執行印尼海嘯海地震災、復興航空馬公空難東沙南沙等救援任務,並同時執行藥品物資運送等服務,充分展現國軍人溺己溺精神

魯少將最後期勉全體官兵,緊急空運醫療後送團隊持續秉持自立自強及犧牲奉獻的精神,持續傳揚聯隊光榮傳統承先啓後共創美好願景

空中傷患後送小組源於民國47年的823砲戰,當時前線產生大量傷患急需後送返臺治療,國軍鑑於建立緊急空中傷患後送醫務能量,在民國48年9月1日於空軍第四三九聯隊(現爲空軍第六聯隊)成立「空中傷患後送分隊」,民國103年11月因應國軍組織調整編組爲「空中傷患後送小組」,執行各項空中傷患後送救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