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爸爸林良 願作讀者最忠實的朋友

林良長篇故事《懷念:一隻狗的回憶錄》裡,以愛犬「斯諾」爲主題,並以狗兒爲第一人稱,讓狗兒自述與一家人的生活,陪伴數代人成長。(李欣恬攝)

林良是讀者口中的小太陽、林爺爺,寫作題材貼近生活,私下的他,也是個愛狗人士,他的長篇故事《懷念:一隻狗的回憶錄》,感動、陪伴數代人成長,以愛犬「斯諾」爲主題,並以狗兒爲第一人稱,讓狗兒自述與一家人的生活,林良在序言中提到,爲了寫這本書,他在夜裡把自己化身成一隻「會寫稿子的狗」,「我曾經是一隻狗,所以我也願意做你們最忠實的朋友。」

《懷念:一隻狗的回憶錄》於1975年出版,林良認爲,狗兒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但這世界上有許多小朋友得不到狗,我同情沒有狗的小孩子,所以我要送小讀者一件禮物,讓他們讀了這本書之後,都有一隻『斯諾』在心中,成爲『斯諾』的朋友。」

林良在書中也把斯諾當作是他的第四個孩子看待,描述毛小孩與小主人們的互動相當逼真、幽默,像是他描述斯諾聽小主人彈鋼琴時,會跟着「汪汪汪」,聽起來像是和小主人合奏,但其實狗兒說的是「別彈別彈別彈」,因爲「這樣子一直盡責的狗,聽不見外面的聲音,沒辦法看家。」

又如小主人因爲太愛斯諾,把斯諾「當作一塊白色的黏土,捏來捏去」,斯諾也很貼心地自述:「那是因爲她只知道我是一個『好玩的東西』,不知道我也有生命,會『喜歡』、『不喜歡』一個人,要是知道,就不會這樣子對我了」,但「一個三歲的女孩子要是喜歡一隻狗,那隻狗就應該當心了。」

林良不只寫狗,近年出版的《動物和我》也以童言童語的口吻,提出對各種動物的見解,有長腳鴨子,還有不乖的小孩會變成猴子,林良說,這些想像力,都是來自他的童年回憶。

林良認爲,書寫給兒童的作品,像是《動物和我》,打破文體規範,既不是兒歌、也不是童詩,有時還有散文的感覺,「但長句、短句都無妨,主要是內容要有意思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