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高校“AI禁令”發佈
新京報訊 據“首都教育”微信公衆號消息,期末已至,在高校讀書的同學們正忙着完成各種論文、報告,很多學生會選擇利用AI來當幫手,相比翻閱厚重的書籍資料,或者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查找資料,藉助AI完成作業更加方便、實用,但也出現了濫用AI的情況。5分鐘生成一篇結課論文,10分鐘做完一個PPT報告,上交的作業充滿AI味兒,老師頭疼不已……
近日,復旦大學正式發佈《復旦大學關於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中使用AI工具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旨在明確和規範在本科畢業論文中AI工具的使用範圍與原則。
作爲國內高校首個專門針對AI工具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中使用的規範化管理文件,《規定》的發佈填補了這一領域的政策空白。其中,《規定》提出的“六個禁止”引發廣泛關注。
《規定》明確列出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範圍。具體包括:
▲ 禁止在研究方案設計、創新性方法設計、算法(模型)框架搭建、畢業論文結構設計、研究選題、研究意義及創新性總結、研究假設提出、數據分析、結果分析與討論以及結論總結等關鍵環節使用AI工具;
▲ 禁止生成或改動原始數據、原創性或實驗性的結果圖片、圖像和插圖;
▲ 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正文文本、致謝或其他組成部分;
▲ 禁止進行語言潤色和翻譯;
▲ 禁止答辯委員和評審專家使用AI工具進行評審;
▲ 對於涉及保密內容的畢業論文,禁止使用任何AI工具,並禁止上傳數據和圖片到AI平臺。
此外,《規定》還強調,在使用AI工具時,學生必須在本科畢業論文承諾書中明確披露所使用的AI工具名稱和版本號、使用時間、具體用途、AI工具生成的內容或提供的建議以及AI工具在論文中的具體使用部分。同時,學生還需保留AI工具處理之前的相關重要材料,以備指導老師或評審專家對使用AI工具的情況進行檢查和質詢。
針對這份“全球最嚴AI新規”,復旦大學教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定》細化了AI工具的使用邊界,在有限的範圍之內鼓勵、允許學生使用AI工具。比如在文獻檢索方面,AI可能會更好地提高效率。《規定》裡也提到,允許使用AI進行輔助的圖表製作,但前提是不能改變數據的原創性。
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