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畢典騎神駒 祝馬到成功

中坑國小畢業典禮展現馬術學習成果,由學弟妹擔任領馬者,讓學長騎馬登場。(臺中教育局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臺中市和平區中坑國小從2015年實施「創新混齡實驗教育計劃」,幫助學童就近入學,校方更開設全國少見「馬術」課程,2日舉行畢業典禮,師長特地馬毛蹄鐵與南方鬆等,製作「幸福馬蹄獎盃」畢業禮,盼望畢業生髮揮「龍馬精神」,開創自己的未來。

師長們手作馬蹄鐵獎盃

中坑國小昨舉行畢業典禮,特別安排13位畢業生展現馬術教育的學習成果,由學弟妹擔任領馬者,讓學長姐騎馬登場,呈現團隊互助的「耶拿精神」,讓學生適性揚才、發展茁壯。活動精彩無比,來賓掌聲不斷。

校方採用德國教育家彼得森以混齡教學爲主的「耶拿計劃」,透過在地課程和四元素活動,包括訓練師生對話交流、透過遊戲學習、走出教室體驗、以世界與在地文化融合慶典教育,讓混齡學生共同上課,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認定是高度創新教學的教育系統

中坑國小家長會長李家慶感謝在地企業先騰馬業學校合作,讓小朋友機會學習4年的馬術課程,除了學會騎馬技術,更讓每位學生透過照顧馬匹,體認尊重萬物態度,培養團隊精神,是很好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體認尊重萬物

「馬術課程是無法言語表達的生命教育,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也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馬術教練陳一心說,上課過程中難免遇到馬兒情緒身體狀況不佳等,這時引導孩子觀察動物,學習以同理心對待,後來都能與不同馬匹建立友誼和默契。

師長們還特地製作「幸福馬蹄鐵獎盃」作爲畢業禮。臺中市教育局說明,中古世紀時,士兵騎馬前往戰場送行人目送他們遠去後,看到地上的馬蹄痕跡就是英文字母的V,蹄鐵就成爲馬到成功、凱旋歸來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