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臺灣發展無人艦 擋得住共軍艦艇部隊 ?(蔡裕明)

中科院以代號勇武專案研發陸軍自殺攻擊型無人艇,未來將執行灘岸奇襲。(翻攝自中科院網站)

就在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後,烏克蘭隨即在西方國家的協助下發展無人海軍力量,利用裝載爆炸物的無人水面載具(USVs)對俄羅斯海軍造成重大損害,甚至迫使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大部分的時間僅能駐守在港口內,喪失行動自由,烏克蘭形成新型的海上封鎖能力。

臺灣現在也看到無人載具的優勢,除繼續發展無人機外,也開始研發攻擊型與偵察型無人快艇。除中科院以「快奇專案」爲代號發展攻擊無人快艇之外,海軍也向國內四家船廠(臺船、中信、龍德、罡旻)及國外四家國防工業公司發出「新一代無人偵獵雷載具計劃」的裝備需求信函(Request For Information,RFI)。

無人艦在海上作戰的角色

無人艦(無人水面載具)具備多重功能,使其在現代海上作戰可以扮演關鍵性角色。這些無人艦可以執行較長時間的偵察與監視,收集即時影像與數據,並以低可探測性接近敵方目標。此外,它們還能進行掃雷與佈雷,確保航道安全或干擾敵方行動。更在實際戰鬥當中,無人艦在能攻擊作戰進行自殺攻擊或發射導彈與魚雷,對敵方艦艇構成重大威脅。或用於電子戰與干擾,破壞敵方通信與雷達系統,並可作爲誘餌分散敵方注意力。

除作戰用途外,無人艦還能用作通信中繼,增強海軍部隊間的通信範圍,並在電子戰能夠確保穩定的指揮控制。或可在搜救任務中也發揮重要作用,能夠快速部署,進行搜索、定位和救援物資的傳送。

同時,無人艦具備自主導航與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能力,能在缺少操作人員情況下執行任務,或在需要時也可從遠端進行控制。這些多功能性使無人艦在軍事和非軍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並在現代海上作戰中越來越重要。

臺灣正思考以無人艦艦隊執行不對稱作戰

於是說,臺灣本身現正發展無人艦的技術與能力,並挹助資源來建立「無人艦艦隊」,藉此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來面對解放軍的潛在威脅。然而,僅單靠無人艦無法完全抵禦入侵艦隊,還必須結合水雷、反艦導彈及其他武器系統共同運用。

換句話而言,在戰術上,無人艦能夠組成羣體,並以多艘艦艇同步發起攻擊,實施羣體攻擊戰術。這種戰術藉由數量優勢來壓制敵方防禦系統,確保部分無人艦能成功命中目標。

此外,無人艦可攜帶高爆炸性彈藥,執行自殺攻擊,直接撞擊敵方艦艇或其他目標。憑藉低可探測性的設計,無人艦能悄然接近敵方目標,進行偵察、監視或攻擊,從而避免被早期發現或攔截。

無人艦還可負責掃雷或佈雷,在特定區域內清除水雷以保障航道安全,或執行水雷佈設來阻止或干擾敵方行動。最後,無人艦可搭載電子戰設備,用於干擾和破壞敵方通信和雷達系統,削弱其戰場態勢感知能力。

是否可藉由無人艦抵銷解放軍的優勢?

臺灣打造無人艦與無人艦艦隊,透過羣體攻擊戰術下,的確可以實踐在不對稱作戰下的戰術潛力。而且,無人艦能夠以較低成本進行大規模生產,並通過數量優勢壓倒敵方艦艇的防禦系統。進一步來說,倘若臺灣能夠部署數百甚至數千艘無人艦,這些艦艇可以用來攻擊解放軍的運輸艦、補給艦或其他高價值目標,從而削弱解放軍進行兩棲登陸的能力。結合臺灣正在開發「臺版星鏈」,如果臺灣能加速部署超過100顆低軌道衛星,並達到軍用等級,這將強化無人艦指揮管制。

或是說,在戰爭的假定上,臺灣所擁有的無人艦可以在對手沒有察覺情況下,執行偵察、監視甚至自殺攻擊任務,增加對手防禦難度。

而且,臺灣若能夠以每艘約25萬美元的成本生產1000艘無人艦,這隻佔其年度國防預算的1%,並可從多個碼頭或港口和小島上同時部署,對解放軍的海上進攻形成實質性威脅。

然而,無人艦相當仰賴先進的通信和導航系統。如果對手具備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可能借此干擾無人艦的通信和導航,從而降低其偵察效果。這可能會削弱臺灣國防戰略當中「防衛固守」及早發現威脅的能力,進而影響整體防禦效果。

其次,無人艦的攻擊作戰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敵方可能利用其先進的雷達和偵測技術,來提高對無人艦的探測能力,使其更容易被發現和摧毀,或者無人艦被俘獲或遭到網絡攻擊,或者針對無人艦的自主導航和操作系統進行網絡攻擊或物理攔截,敵方還可能取得通訊的加密密鑰,進一步削弱無人艦的作戰能力。

此外,解放軍極可能在戰爭在海軍行動前,即摧毀臺灣所有的無人機與無人艦基地。臺灣的軍事設施,如機場和港口,將成爲首波攻擊目標。即使這些無人載具僥倖存活,它們的射程有限且依賴信號中繼站,容易受到解放軍的電子干擾。

敵方的反制措施還可能包括使用反衛星武器來摧毀支援無人艦運作的衛星,進而削弱或完全切斷無人艦的通信與導航能力。

此外,自殺攻擊戰術可能在道德和國際法層面引發爭議,影響國際社會對相關行動的支持。

結語

2024年2月,美國軍事期刊曾經報導,美國國防部正在尋求可量產、廉價、海上遠征(PRIME) 無人水面載具項目建議。這項項目旨在創建低成本、高度自主的無人機船隊,能夠追擊並攻擊「不願合作」的船隻。而且這項計劃專案,還要求供應商能夠實現關鍵零組件的多樣化,並且具有韌性的製造商供應鏈,其中包括自動施放控制、繫留式空中無人機、具有備份或替代選項且適應性通信系統,以及自動化接觸識別。

在成本上,無人艦開發與維護成本涉及多個方面。首先,開發無人艦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用於研發自主導航系統、人工智慧與演算法等技術,並需進行多次測試以確保其效能。其次,每艘無人艦的生產成本約爲25萬美元,大規模生產仍會帶來財政壓力。

維護成本方面,無人艦的複雜電子設備與電池易受海洋環境影響,維修困難且昂貴。此外,無人艦依賴網絡安全措施來防止攻擊,這增加運營成本。供應鏈方面,關鍵零部件的採購成本也可能因生產國有限而提高。這些因素使得無人艦的開發和維護需持續投入大量資源。

總體上來看,無人艦可以作爲臺灣防禦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不對稱作戰和增強戰略嚇阻力方面。然而,僅依賴無人艦來完全阻止解放軍的入侵是不現實的。這還需要結合傳統軍事力量、國際支持和多層次的防禦戰略。

無人水面載具已成爲海上安全的改變者,重新定傳統的海岸線保護和關鍵海上資產的安全方式。

無人艦是否能單獨有效遏制解放軍入侵仍存在不確定性,但作爲整體防禦策略的一部分,它們確實能在攻守兩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儘管如此,臺灣的生存關鍵仍在於兩岸關係的穩定以及運用不對稱戰術抵禦中國的入侵,直至美國與盟國的介入,而非僅倚靠有限的攻擊行動。

(作者爲實踐大學會計暨稅務學系副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