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學歷吸毒機率高?精神科醫師:勿粗暴地以學歷區分

國內吸食第2級毒品大麻逐年嚴重。(本報資料照片)(吸毒害人害己)

民衆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日前引用北市資料指出,北市平均第一次吸毒的年齡是15歲,假設99%的有念高中、高職,只有1%的人沒有念,結果吸毒的人數是1:1,這代表國中畢業沒有繼續升學而後來吸毒的人是99倍。這番話一出,隨即引起社會熱議。精神科醫師指出,並非只有低學歷的人才會吸毒,國外期刊指出,大學以上學歷者,使用大麻、古柯鹼的比例較多。至於安非他命,K他命等合成毒品,確實是學歷偏低者使用較多,毒品議題不能簡單粗暴地以學歷高低做區分。

北市聯醫鬆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鄭勝允指出,不是隻有低學歷的人才會吸毒。國外醫學期刊曾提到,具有大學以上學歷的人,使用大麻和古柯鹼的比例較沒有讀大學的人多。美劇中也常會出現美國大學生吸食大麻,或是白領階級使用古柯鹼的情節。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坦承自己在求學階段曾使用過大麻。

至於安非他命,K他命,MDMA或是咖啡包,鄭勝允表示,這些合成毒品確實是學歷偏低的人使用較多,也就是說,毒品這議題不能簡單粗暴的用學歷高低來做區分,而是應該細分成不同的次文化來談,因 爲每個次文化都因需求而有各自偏好的毒品。

鄭勝允舉例,做工的人偏好安非他命,那是因爲做工這種體力活非常累,工人們爲了能繼續賺錢,一開始喝”明天的氣力”保力達B,但若”明天的氣力”都借光了怎麼辦?他們就會在老鳥的帶領下,使用安非他命來提神,久而久之便會上癮。

另以大麻爲例,很多使用者都是在大學畢業後出國求學的年輕族羣。這些人離鄉背井,還頂着學業與人際關係壓力,因此使用大麻來幫助自己暫時逃避煩惱。

鄭勝允表示,政治人物與其強調低學歷與毒品的關係,不如從他們爲何吸食毒品的動機着手,並給予精神醫療專業人員與社工師足夠的經費去處理這棘手的議題。如何對待弱勢,反映的是政治人物或是國家的道德下限,如果政治物對待弱勢的方式是列管,隔離,任其自生自滅,看在平民老百姓眼中,就會擔心萬一自己或是自己的孩子因突如其來的變故而成爲弱勢,政治人物就會轉過頭來對付自己。反過來說,如對待弱勢的政策是照顧,協助,治療,那就可以給老百姓一個很踏實的保證,就算自己或家 人有天落魄了,至少日子也還過得下去。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