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野餐趣」前進花蓮漁港 品嚐討海人最愛的魚料理

▲▼臺灣東部的鯖科洄游性魚類鰹魚爲大宗,是臺灣家庭餐桌上常見到的食用魚種。(圖/花蓮公所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辦理「海是生活節」知識講座系列─海邊野餐趣,帶民衆走出教室、親近海洋,歷經了花蓮商港美崙溪畔鹽寮海岸、193黑森林,第五站前進花蓮漁港舉辦「討海人的野餐」,帶民衆瞭解新鮮海味海里陸地的過程。

漁港是生猛海鮮的集散地,這裡有着各式各樣漁船、各懷絕招的討海人及保存魚鮮設施漁會導覽員葛迎昕帶着參加的民衆到戶外參觀漁港的各個設施,包括漁船加油站魚貨處理場天車與魚貨拍賣場,特別的是還讓民衆登上海揚號體驗站在鏢臺,想像自己是與海浪搏鬥的鏢手。

葛迎昕講師說,漁船通常在清早出發,鏢手站在鏢魚臺上,與船長及其他船員配合,在大海中憑藉肉眼,找尋旗魚覓食的身影。對一些傳統的船長來說,讓女生上鏢臺是個禁忌,但是海揚號的船長是非常樂於推廣漁業體驗的活動,所以大家有這個機會可以上鏢臺,這絕對是人生難得的體驗。

▲讓女生站上鏢臺是個禁忌,但是爲了推廣漁業體驗的活動,大家都有機會上鏢臺,是人生難得的體驗。

新鮮的漁獲從大海送到陸地後,就得靠秘密武器-冷凍庫來保持鮮度,最後大家來到漁會的冷凍庫,體驗急速冷凍庫。葛迎昕講師說,冷凍庫保持在零下20度的低溫,可以有效保存魚貨的鮮度,同時也會在這邊體驗魚貨的處理過程。

經過了花蓮漁港作業大解密登場的海邊野餐趣,也讓民衆認識討海人們票選最愛第一名-鰹魚。洄游吧講師高子嵐說,臺灣東部的鯖科洄游性魚類資源豐富,其中又以鰹魚爲大宗,也是臺灣家庭餐桌上常見到的食用性魚種。

▲使用扁花鰹,製作開心果照燒鰹魚日式弁當」,色香味俱全。

「鰹魚家族」主要有四種魚種,分別是圓花鰹、巴鰹、扁花鰹、正鰹,像是番茄汁海底雞、同榮魚罐頭章魚小丸子上的柴魚片、味增湯裡的柴魚粉等都是常見的加工製品,而鰹魚肌肉結實,和一般鱈魚鮭魚口感有着不同的體驗,也是老饕所喜愛的生魚片魚種。這次製作漁餐點店家黑金通,選擇使用扁花鰹,製作「開心果照燒鰹魚日式弁當」,色香味俱全的料理,讓參與民衆品嚐到了不同的吃法與回味無窮的美味,也爲第五站的海邊野餐趣的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我沒有遲到,是時間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