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蟾蜍入侵南投草屯 鳥嘴潭工程人員助移除

具毒性入侵物種海蟾蜍出沒南投縣草屯鎮,由於靠近鳥嘴潭人工湖,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分署工務科工程司林靖皓(圖)邀同事及施工廠商組織志工隊加入移除。(中水分署提供)中央社

具毒性入侵物種海蟾蜍2021年11月首度被發現出沒南投縣草屯鎮,由於靠近鳥嘴潭人工湖,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分署與施工廠商組志工隊參與移除作業。

水利署在草屯烏溪流域辦理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劃,預計今年完成,由於烏溪有豐富生態,中水分署除做好工程品質,更努力將生態環境干擾降到最低;發現海蟾蜍蹤跡後,居民與學術志工投入移除,中水分署也與鳥嘴潭施工廠商組志工隊加入。

中水分署正工程司兼工務科長林明寬告訴中央社記者,結合施工廠商成立「移除海蟾蜍邊境防守隊」,自發利用下班時間加入移除行列,2022年到2023年移除超過1500只,將持續進行。

林明寬說,雖很認真移除,但海蟾蜍去年逐漸從附近御史裡一帶入侵到鳥嘴潭人工湖區;回想首次抓海蟾蜍,他說,海蟾蜍體型很大,確實有點嚇人,有同事不敢靠近,但參加移除讓同事感情更好,多了工作外的交集。

中水分署志工隊約從繁殖季3月出勤到8月,每週1晚作業3小時,志工隊發起人、中水分署工務科工程司林靖皓說,工作之外能爲地方盡心力感覺很棒,就號召同事、廠商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多人協助社區移除,首次抓「沉甸甸、軟軟的」,心裡「怕怕的」、感覺很噁心,但時間久了,覺得海蟾蜍還滿可愛。

另外,鳥嘴潭人工湖施工時發現黑翅鳶在原水導水管附近電塔築巢,且有保育類猛禽出沒,評估後在工區周遭農田設2處高約7公尺竹竿作爲鳥類「棲架」,推廣周邊農民友善耕作,棲架裝設紅外線照相機,至2022年底共拍到24種鳥類停棲,其中保育類6種。

林明寬表示,生態調查發現鳥嘴潭周邊有猛禽出沒,包含黑翅鳶、大冠鷲及魚鷹,但之前沒大樹讓猛禽「居高臨下」,人工湖也不適合猛禽,就在農田設棲架供猛禽休息、尋找獵物,透過穩定猛禽生態進而控制鼠類,也向農民宣導利用自然生態系統減少鼠害,進而減少用農藥,以保護猛禽等鳥類及石虎。

林明寬說,施工階段發現黑翅鳶在工地樹上築巢,爲保護生態,當時等黑翅鳶育雛、離巢後才移走這棵樹,也曾有上百隻燕鴴在工區暫置土堆築巢,廠商等燕鴴全部飛離才繼續施工,透過盡力降低人爲干擾,施工前到近完工階段,湖區猛禽、鳥類生態穩定。

入侵物種海蟾蜍耳後毒腺會噴灑毒液,甚至可毒死貓狗。圖/南投林管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