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國民黨亂槍打鳥 北臺灣當警惕(陳少甫)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及其提名的候選人,既想充分利用韓國瑜,又刻意與韓國瑜保持距離,過度炒作討厭民進黨,陷入同溫層自得其樂。(王揚傑攝)

九合一選舉進入最後倒數,與傳統藍營菁英主流觀點不同的是,從趨勢上看,國民黨在新竹市、基隆市、桃園市和臺北市,可能全部都會輸給民進黨。

今年選戰最重要的脈絡,是民進黨內其他派系挑戰蔡英文的力道強勁,各種各樣試圖拉下政敵,利用國民黨和操作媒體借刀殺人的爆料,可謂層出不窮。

國民黨候選人無法掌控選舉的主動權,從林耕仁、張善政、謝國樑到蔣萬安,狀態大同小異。以所謂民調第一的蔣萬安爲例,蔣萬安選舉策略過度簡化,以每天罵民進黨交換媒體曝光,讓藍軍基本盤歸隊。至於批評的內容到底想傳達什麼訊息,蔣萬安的能力已無暇他顧。蔣萬安要的只是對抗民進黨的牌位。

民進黨治理不行,宣傳行銷卻不錯,選舉未必高明,政治能力卻強於國民黨候選人。民進黨人互扯後腿,外在仍維持團結表象。主事者相對能掌握選舉節奏:周玉蔻失控暴走,能當機立斷強勢壓制,林智堅變成累贅,也果斷切割止血。後期主打返鄉投票策略明確,投票前幾周抗中保臺的想像,陸續在發酵。

謝國樑與張善政相對的是蔡適應和鄭運鵬,民進黨候選人不只年輕,也有中央和地方執政的雙重優勢。如果跳脫藍營同溫層,蔡適應和鄭運鵬的形象不差,長相更討喜,兩人的政治能力也各自贏過謝國樑和張善政。謝國樑固然是地方實力派,但地方經營早已完全比不上基隆市長林右昌與在地立委蔡適應。

張善政原本能選得更有存在感,具備條件選得更加精彩;但國民黨只管提名,無法做售後服務,提名過程卻也烏煙瘴氣。朱立倫和其周遭老壯中青,全部都和社會嚴重脫節。想靠民衆討厭民進黨贏得選舉,卻不努力讓社會寄予期待。

捨本逐末的根源,在於短視近利。單靠罵民進黨,固然能聚攏藍營基本盤,過癮之餘,卻也再無其它,極難把餅做大,更適合於議員層次的選舉。國民黨要勝選,只能走正道,否則即使僥倖於一時,也無法持久;而根基不牢,轉瞬間便能輕易土崩瓦解。就算只求速效,效力也無法維持到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

朱立倫及其提名的候選人,既想充分利用韓國瑜,又刻意與韓國瑜保持距離。韓國瑜即使努力配合,仍是各種尷尬,最後被朱立倫邊緣化。諷刺的是朱立倫及其黨人寄望討厭民進黨的民意,但過度炒作,同溫層雖能自得其樂,莫名的自得意滿,卻讓中間選民與年輕人側目,刺激綠營支持者更願意投給民進黨。

相較民進黨,國民黨就像無頭蒼蠅,沒有領導者,缺乏策略,散兵遊勇式的選戰宛如亂槍打鳥。國民黨有可能一次性輸掉新竹、基隆、桃園和臺北,開票後若證明結局並非如此,其實是種悲哀,可若不幸言中,則是一場熟悉的悲劇。

(作者爲民意調查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