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柯文哲該看看西安事變(沈迺訓)
臺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13日再度提訊在押的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右),柯文哲以光頭造型應訊,晚上還押北所。(資料照/陳俊吉攝)
去年的今天藍白合君悅會柯文哲簽訂六點協議揭開政黨輪替序幕。不料一年後的今天,背棄盟誓的民衆黨主席柯文哲已因北市長任內貪污涉案遭羈押、延押至今。縱然有偵查不公開泄漏案情之嫌,然而因此從而揭露的檢調事證以及過往柯不避瓜田李下與財閥主動親好的作風,已讓多數人民難以對柯持信任立場對待,此也直接反映在柯的自家遭搜索後,至今一切動員聲援活動呈現軟弱無力到場狀況寥寥可數,以及涉及民衆黨與柯本人的民調嚴重下挫的窘境。
從民衆黨自柯遭調查收押後一系列對檢調法院的批判質疑,似乎已表明放棄靜待司法調查判決的正軌,決定另闢蹊徑採取訴諸支持者而非全民的政治路線來凝聚內部挺柯,此從民衆黨在案件爆發後至今呈現「無條件挺柯」狀態的說法,直接將柯案打成民進黨政治打壓,因此要發動羣衆運動來對抗「綠色新黨國」可見端倪。
歷史事件表明,這種策略對於救柯是有害無利,更可能是內部人士伺機奪權的陽謀。民國25年張學良發動改變歷史的「西安事變」兵諫蔣中正停止剿共共同抗日,彼時蔣逃跑不及踉蹌受捕。消息傳到南京政府,以時任軍政部長何應欽爲首的高層緊急召開「臨時聯席會議」,決議何任「討逆軍」總司令授予軍權進行武力討伐張學良;另一方面則是蔣夫人宋美齡等人汲汲於營救蔣,反對武裝救蔣做法。宋美齡後來不顧何應欽等人的反對飛赴西安與張談判,最終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共識方纔救回蔣。
從事件過程可發現當時蔣在黨內的權威並非獨大到不可挑戰,對於衆多派系與軍頭個人而言,蔣如因西安事變死亡或失勢反而能改變南京政府的權力生態,人人期待上位尤其是何應欽,又能將蔣死的政治帳算在共產黨與張學良的身上,可謂借蔣人頭一用的借刀殺人高招。
後來蔣評論何:「此人推過爭功之技術,機巧已極,而其宣傳方法完全學習共匪所爲,可謂投機取巧盡其能事者矣,惜乎心勞日拙,毫無所得耳,培養二十餘年,仍不能成材自立,始終爲人利用而毫不自覺,無骨氣,無人格,誠枉費我一生之心血。此亦爲餘平生最大失敗之一也。」解放軍出版社《民國高級將領列傳》稱:何雖隱藏着篡位野心,但只想巧取而不敢豪奪,因此畢生事業總跳不出蔣所說「沒有蔣中正就沒有何應欽」;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中,何應欽被人視爲親日派,但總是受蔣意志左右,對其抗日、妥日、反共之政策緊步後塵,積極賣力。
對照現今柯文哲遭押民衆黨陷入混亂局勢,白營以行動宣示將黨的聲譽與柯綁定,直指柯案是民進黨的政治追殺,將發動羣衆運動來對抗「綠色新黨國」。種種做法是否與當年西安事變發生後南京政府的反應如出一轍?柯文哲毫無疑問是扮演蔣的角色,至於誰是何應欽?誰是何應欽們?還有誰是宋美齡?誰又是要幫蔣政治帳買單的張學良、共產黨?西安事變的一切彷彿歷歷在目。
此時柯文哲該看的書不是《臺灣人400年史》、《百年追求》,形塑政治迫害訴諸支持者沒有太大意義,柯該看的是《三國志》。西元218年曹操受封魏王不久京師許昌發生一場大火,當時火勢甚大,數百位大臣「趕忙救火」。後來火勢撲滅後曹操下令盡戳參與救火的大臣,沒參與救火反而倖存,只因「王以爲,不救火者非助亂,救火乃實賊也!」
無論柯文哲涉貪與否,反對「綠色新黨國」必須是在野陣營長期遵行的政治路線,這是政治現實所趨,符合兩黨當下的共同利益,但民衆黨不應假「綠色新黨國」來包裝救柯的政治正當性;反之,救柯也不應是國民黨與民衆黨在野合作的基礎,雙方應就反對「綠色新黨國」終結民進黨長期執政提出聯合政治綱領,確立雙方互信合作的基礎。至於柯案則應交由司法審判,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在監督審判進程,藍白兩黨才能別無旁騖的反對「綠色新黨國」。
只要還在專注於救柯,民衆黨不會有前途,國民黨也不會在反對「綠色新黨國」的基礎上擴大更多民衆的政治認同,這是兩黨雙輸保送民進黨2028的資敵之策。誰還在談救柯,就應該反對他!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