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國關切臺灣的言論自由(王麗莎)

美國國務院日前發佈「2021年各國人權實施報告」,報告中也特別提到了蔡政府關中天新聞臺的決定,並記錄此事是因爲 NCC 拒絕更新中天執照纔會導致中天關臺,而在野官員和學研界也將此舉視爲政府對批評執政黨的報復。(本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國務院日前發佈「2021年各國人權實施報告」,其中臺灣在各項人權指標中都表現良好,唯獨在「言論自由」這一塊,被國務院特別點出來有疑慮。

儘管臺灣政府並沒有明令禁止人民使用網路或進行言論審查,然而誹謗與公然侮辱仍被視爲刑事犯罪的事實,依舊對人民行使言論自由有相當程度的限制,尤其對記者行使媒體自由。這已經是美國國務院連續第二年對臺灣將誹謗與公然侮辱視爲刑事犯罪而非民事犯罪表達關切。

報告中還認爲,臺灣記者行使媒體權時,不但受到這兩項刑事罪嫌的箝制,也時常因爲報導內容而遭受網路謾罵與霸凌。雖然實務上,鮮少有記者真的因爲被報導對象提告就被定罪的情況,但無形之中還是會對媒體記者形成壓力。另外,報告中也特別提到了蔡政府關中天新聞臺的決定,並記錄此事是因爲 NCC 拒絕更新中天執照纔會導致中天關臺,而在野官員和學研界也將此舉視爲政府對中天時常批評執政黨的報復。

臺灣人的言論到底是越來越自由,還是越來越限縮,大家都心知肚明。儘管我們早已脫離法律明文規定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的年代,政府權力也不能再像戒嚴時期這麼明目張膽。但現在更矛盾的,是政府表面上推行民主法治,私底下依然想對言論大加箝制。更有甚之,透過操作網路上匿名、不知真僞的所謂民意,對反對意見出征撻伐,讓所有人都開始害怕開口、自我審查,從而形成一股不敢提出質疑,也擔心會被報復的寒蟬氛圍。

某位身爲家長的女藝人,這兩天才因爲對指揮中心的停課標準與疫苗規劃發表意見,結果就被大批網友的負評灌爆,最後聲淚俱下地道歉。而身爲政府官員的陳時中,也在記者提問時,以藝人的確不該辱罵國家官員作爲迴應。可是在女藝人情緒性的言詞背後,對指揮中心防疫政策的不解與疑惑,卻也因此被輕描淡寫帶過,完全沒有獲得任何迴應。

這就是臺灣的現況。對政府施政有意見的時候,理論上你什麼都可以說,可是一旦你的言論跟當局或有牴觸,要不是被四兩撥千斤地曲解轉移,就是會被貼上標籤然後飽受批評。尤其在疫情之後、指揮中心成立至今,已經有過多少次以防疫爲名,行噤聲、箝制言論自由之實的情況,根本已經不勝枚舉。

民主社會最難能可貴之處,就是在於所有人都是平等、所有人也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尤其是針對政府公權力與公益相關的各項議題,更是應該讓每個不同的聲音都被聽見,纔有可能激盪出更理想的政策與作爲。前幾天是言論自由日,紀念鄭南榕爲了爭取言論自由而自焚的33週年纔剛過,要是當年這麼辛苦爭取言論自由的鄭南榕,看到如今的政府是這樣「維護」言論自由,不知會做何感想?

(作者爲口譯工作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