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國商會別隻對臺灣喊話(王麗莎)

「21世紀臺美貿易倡議」首場會議登場,我方主談人政委鄧振中(見圖)因染疫,在墨西哥市以視訊參加。(行政院提供)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首場會議剛剛落幕,行政院隨後發出新聞稿指出,臺美雙方的目標與價值一致,未來將以本次會議的討論爲基礎繼續前進,盼最短時間啓動下一階段工作。然而當前雙邊談判能否更進一步的話語權其實在美國,因此未來結果是否真能如行政院所說的如此順利,還有待觀察。

美國商會在上週發佈了2022年的臺灣白皮書,其中對臺灣政府提出許多建言。在穩定能源供給、加快解決問題的速度與應變能力、安全狀態下應尋求穩定開放邊境等建議固然有道理,但針對臺美貿易關係的肯定卻顯得有些無力。尤其美國商會提到,臺美雙邊貿易協定逐漸受到美國兩黨的支持,儘管華府持續拒絕擴大開放美國市場,轉而聚焦「印太經濟架構」等非傳統機制,對臺灣追求貿易之路既是障礙也是機會。「臺灣必須再接再厲,證明自己是優異的貿易伙伴,並表達願意接受必要條件,善用臺灣再就業與環境政策的亮眼成績,化解美國對雙方貿易自由化的疑慮。」

但問題就是,現在比較有疑慮的是美國而非臺灣政府。因爲誠如蘇貞昌之前沾沾自喜在說的,臺灣早就已經開放萊豬和福島核食進口,展現出了最大誠意,現在應該輪到美日這些當初一直有意見的國家接球,看看他們是否真能因此就接受臺灣成爲更密切的貿易伙伴。美國商會與其對臺灣政府喊話、呼籲臺灣政府開放,倒不如轉過頭去利用在美國的遊說力和各種管道,以實際行動敦促美方儘快確認與臺灣的各項實質貿易交流。美國商會本就是華府深具遊說力的團體,而且在沒有正式外交關係的臺美之間,美國商會在臺美關係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加重要。不但代表美國商人、企業經營臺灣市場的利益,反過來也應該比臺灣政府更能有效向美國政府轉達臺灣市場的需要,要求必要的開放措施。

早在此次的臺美貿易協議之前,臺美之間就已經有過TIFA、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等等,涵蓋各個領域的準貿易結構框架。但想要更進一步發展成正式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一直都被美國以臺灣不給進口美牛美豬、施行貿易保護主義爲由否決。這邊特別要提的是,其實臺灣人從來就沒有不想進口美牛美豬,臺灣人只是不想進口「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牛美豬。目前包括中國、英國、歐盟成員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還是因爲健康疑慮禁止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肉品進口,美國肉商出口這些國家的肉品也都不含萊劑。所以臺灣人反的不是美國牛豬肉,臺灣人只是不想吃連中國和歐盟都不吃的瘦肉精肉。偏偏臺灣政府既無法把這件事情向美國解釋清楚,也沒辦法替臺灣人守好這道底線,那既然現在已經開放進口萊豬了,就看美國願不願意給臺灣更多貿易牛肉。(作者爲口譯工作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