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歐盟親中主流派迎來衝擊(季霆剛)

作爲一個右翼政府執政的歐洲大國,波蘭或將成爲歐洲所謂減少中國風險的左右者。圖爲波蘭總理圖斯克。(圖/路透社)

在2023年12月宣誓就職後,曾在2019年至2022年擔任歐洲理事會主席的圖斯克重新執掌波蘭政府,力挺烏克蘭以及希望令波蘭重新領導歐洲。他發表施政演說稱,將決心修復波蘭與歐盟關係,爭取法律與公正黨執政時遭凍結的數十億歐元援助,又指波蘭會重返在歐盟應有的領導地位。

筆者預期波蘭在歐洲的聲音將擴大,甚至我們可能會看到波蘭外交政策更爲歐洲化,許多人期待波蘭「重返歐洲」。預計華沙將在制定歐盟政策方面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甚至在歐洲民粹主義擡頭的背景下確保其右翼政策。

在此背景下,波蘭將重新調整與中國的關係。在數年前,爲了吸引中國投資,波蘭加入了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16+1」模式,亦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波蘭歷屆政府也與北京簽署了多項雙邊協議。然而,波蘭的現任政府可能認爲這些並沒有轉化爲中國資本的大量涌入,沒有太大的經效益。2000年至2019年間,中國在波蘭的對外直接投資交易累積價值僅爲14億歐元(而德國爲227億歐元)。反之就從中國的進口額而言,以本年首兩月來計算,歐盟當中領先的是波蘭,進口額至少爲5800萬美元,主要是塑膠製品、聖誕裝飾品和玩具,而預計波蘭會借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的藉口來減低從中國的進口貨品。

波蘭政界開始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觀察中國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後,質疑當地政府對華的立場,而導致政治精英和公衆對中國的看法發生轉變,但這些質疑尚未迫使波蘭決策者認真重新考慮該國與中國的政治經濟關係。現有的合作形式基本上是不間斷地繼續進行,在過往波蘭政府避免減少與中國的合作,例如,2023年9月,波蘭當局再次阻撓限制中國電信營運的立法出臺,使華爲得以繼續參與波蘭5G網路建設,但未來卻因政府的轉向存在更多未知之數。

波蘭針對中國的鷹派言論不斷增多,而波蘭某部份人認爲中俄的密切合作影響了波蘭的核心安全利益。5月,在中國駐歐洲特使李輝訪問華沙期間,波蘭副總理則表示,「波蘭關切地注意到北京關於其加強與俄羅斯雙邊關係的堅定意願的聲明。在未來,預期不少右翼的歐盟國家如波蘭的戰略將會以中國爲中心的做法轉向專注與亞太國家作爲合作伙伴多元化的做法,令其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更獲利。

加強與日本或韓國的關係和合作成爲了某些右翼歐盟國家的發展重點,作爲一個右翼政府執政的歐洲大國,波蘭或將成爲歐洲所謂減少中國風險的左右者。波蘭作爲一個原本與中國關係良好的歐盟大國,其政府的轉向將成爲一個值得觀察的要點,特別是波蘭總理是在歐洲政壇具有地位的前歐洲理事會主席的圖斯克,這將令歐盟的親中主流派迎來衝擊。(作者爲深圳大學港澳及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