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中美密集互動爲世界注「穩心劑」(鄭清和)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訪美,將與美國財長葉倫於9日起會晤。圖/美聯社

近期,中美一系列密集互動引起全球廣泛關注。最新的進展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8日啓程訪美。此行亦被外界視作爲中美元首會晤做準備的一部分努力。接下來,中美關係進入重要觀察期。兩國元首能否在2023年亞太經合峰會(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會晤,將影響今後中美關係的氛圍和走勢。

日前,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六屆創新經濟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最近中美之間開展的一些重要高層接觸,提升了國際社會對未來中美關係改善的正面預期。在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世界亦在呼籲更穩健的中美關係。因此,中美近期的高頻互動,無疑爲陰霾籠罩的世界注入「穩心劑」。

中美近期互動涵蓋多個領域與層級。一是政界高層接觸。尤其是自今年6月以來,美方多位政界高層先後訪華。10月下旬,中國外長王毅亦前往華盛頓,會見了美國總統拜登和其他高級官員。二是民間及地方交流頻繁。近期,第五屆中美友城大會舉辦,還有美國飛虎隊老兵及隊員後代來華參訪等交流活動舉行。三是商界對話加深。今年有多位美國跨國公司高管赴華交流。日前舉行的進博會上,美國晶片企業美光首次參與並表示未來將繼續紮根大陸。此外,中美多個戰略溝通管道相繼恢復,包括海洋事務、氣候變化、軍控與防擴散磋商等。

中美關係近期展現的止跌企穩態勢,顯然與美方一定程度的政策調整有關。日前,《華盛頓郵報》發表了美國財長耶倫的署名文章,文中反思稱「我們不應該沉溺於與中國的競爭,以至於被競爭所定義」。這意味着,美方逐漸認識到,一味對華打壓,不僅不能迫使大陸屈服,反而對兩國和世界都極具危險性。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7月底刊文指出,美國收緊對華技術出口限制,似乎未能阻止或放慢大陸對最具戰略影響的人工智能應用的推廣,反而減少了美國半導體企業的收入,危及它們的研發預算。今年,美國商界加大了對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遊說力度,正是出於對政府採取對華「脫鉤斷鏈」政策傾向的憂慮。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總裁曾多次公開表示,美國半導體行業需要中國大陸。

除了來自商界與經貿的壓力,美方近期亦在國際事務方面需要與大陸進行合作。巴以新一輪衝突發生後,多家美國媒體稱,中東局勢是美方現在最希望與大陸討論的話題,美國政府希望大陸幫助調解中東衝突,助其逃脫「中東困境」。事實上,若沒有大陸的參與,美方在氣候變化、俄烏衝突、朝鮮半島等多個議題上都難有實質性推進。

對大陸而言,其對中美關係的理解是一以貫之的。中方始終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希望中美關係真正保持穩定,早日重回正軌。對美方而言,一旦明年進入美國大選年,中美關係將面臨更大挑戰,因此美方必須有更多政治務實力量參與中美關係的協調塑造。王毅日前訪美時指出,通往舊金山不能靠「自動駕駛」,雙方要切實重回峇釐島,把兩國元首的共識真正落到實處,排除干擾、克服障礙、增進共識、積累成果。這番喊話表明,大陸希望美方在中美關係的協調上展現更積極作爲的正向姿態,擯棄此前一意孤行的態度。

期待中美有識之士能夠深刻認識到,中美關係的穩定之於當前世界緊張局勢的重要性,從而努力令雙邊關係真正企穩,爲世界注入更多「穩心」之力。(作者爲大陸資深時政評論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