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中美之間五個認知差距(劉性仁)

(圖/美聯社)

中美關係間的競合關係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熱點,隨着不同時期的變化而有不同程度的競合,現今中美關係雖鬥 而不破,但已從合作到競爭到鬥爭,展現在各種不同領域的角力,臺灣問題只是其中之一。

多數愛好和平者都期待中美能夠學習分擔世界責任,雙方能平視看待對方,欣賞對方的優點;但眼下中美誤判及仇視比比皆是,光是美國的一中政策與大陸的一中原則就有天差地遠的界定,中美三公報完全無法控制美臺軍事合作的進展,使美無論是民主黨的拜登政府或共和黨的川普,對中國都不會有好臉色看,打臺灣牌自然樂此不疲。

深究起來,意識形態及文化衝突是主因,價值觀的不同更釀成雙方錯誤解讀的結果,對於中美間的衝突有幾個特色。

一、雙方都用自己的標準和價值來詮釋與判斷對方的動機與行爲。二、雙方都指責對方言行不一,說與做不一致,也常出現雙標情況,說一套做一套難以成爲大國的風範與維持的信譽。

三、如果美國聽到中國就感到焦慮與敵意,那麼,中國對美國認定爲霸權與好管閒事侵略者,雙方互信將永遠無法建立。四、如果美國只允許自己強大而不允許中國強大,那麼雙方關係無解,將陷入永遠的修昔底德陷阱。五、如果美國只允許自己高端科技和擁有最好人才而不允許中國擁有,那麼中美將永遠對抗鬥爭下去。

綜上,中美間的五個認知差距讓雙方互信難以建立,更難以共同維護世界安全及解決所有普世性的難題,對抗很累,要恨一個人也很累,要耗盡自己的力氣去讓對方好不了,想想看,這只是一念之間,世界對抗走到無盡頭將是人類的悲劇與災難,爲何不選擇快樂過一生呢?(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