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將圍繞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推出場景應用

中新經緯4月11日電 11日,國新辦就“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舉行發佈會。海南省副省長、省科技廳廳長謝京在發佈會上介紹,海南將圍繞數字經濟、石化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以及南繁、深海、航天三大未來產業,推出一批場景應用。

有記者問,海南提出要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基地,請問海南具備哪些優勢?接下來要從哪幾方面發力?

謝京對此表示,近年來,海南充分發揮溫度、深度、緯度和綠色“三度一色”的比較優勢,加快打造種業、深海、航天創新高地和推動綠色轉型,科技創新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比如,三亞的“南繁硅谷”、深海科技城已經成爲全國種業科技創新和深海科研的標杆和聚集地。隨着國內首家商業航天發射場的建成,航天科研力量也正在加速向海南集聚。

謝京提到,近3年來,海南科技發展可以用“四個新”來概括:一是國家級創新平臺取得新突破,以崖州灣國家實驗室落地爲標誌,海南的國家級科創平臺數量實現了翻番;二是研發投入達到新高度,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速連續3年位居全國前列,專利申請授權數增長2倍多;三是科技人才引育有新成效,重點領域國家級人才呈現幾何式增長,研發人員全時當量增長翻番;四是企業創新取得新進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增長75%,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近3倍。

謝京介紹,接下來,海南將在加快打造科技創新和科技體制改革“雙高地”方面着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發揮比較優勢,提升在“陸、海、空”等重點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爲國家戰略科技發展作出海南貢獻。

二是進一步聚焦做有用的科技,圍繞數字經濟、石化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以及南繁、深海、航天三大未來產業,推出一批場景應用,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三是進一步突出制度集成創新,開展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力爭取得標誌性成果。

四是進一步充分利用自貿港的開放優勢,提升國際科技合作水平,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國際開放創新環境。(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