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兩岸共議釣魚臺(孫太一)

2020年,釣魚臺被日本更名,我外交部嚴正抗議。(美聯社)

美東時間2022年3月26日(北京、臺北時間3月27日)由環球兩岸關係研究會和全球華人政治學家論壇主辦,臺灣中流文教基金會和上海東亞研究所協辦的《兩岸熱點》系列講座第十六講暨閉門線上研討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會議由美國美利堅大學趙全勝教授主持,東吳大學名譽教授、前校長,中華保釣協會首屆理事長劉源俊與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劉江永主講,東京經濟大學經濟學部教授羅歡鎮點評。來自全球各地的20餘位學者參與了會議,其中頓世新、鄧中堅、庚欣、趙宏偉、熊達雲、殷燕軍、徐昕、胡少華、孫太一等專家學者在問答環節分享了看法並提問。

劉源俊校長首先回顧了歷史上的六波保釣運動,並分享了他在參與保釣的學術研究和實際行動中在2003年和2011年分別創作的兩首詩詞,以及他在2020年爲了紀念保釣運動發起50週年而寫的「贓物必須歸還原主」一文的概要。隨後,劉校長提出了保釣運動的六項意義,並對光復釣魚島做出了展望。他在發言中尤其強調,大陸在釣魚島問題上要爭取臺灣的民心,必須同時講清楚「釣魚島屬宜蘭,宜蘭屬臺灣,臺灣屬中國」這三點,而不是簡單的說「釣魚島是中國的」。如果只講「釣魚島是中國的」那麼臺灣人聽不進去,就錯失兩岸合力的機會。大陸也要講「我們要幫臺灣拿回釣魚島」,以拉近兩岸關係 – 如果只講「釣魚島屬於中國」在臺灣可能還會起到反作用。

劉江永教授介紹了釣魚島屬於中國的一些關鍵證據。他指出,早在1372年釣魚島即納入中國版圖。此後,古今中外有大量史料、地圖可以佐證釣魚島列島確屬中國無疑。例如,1722年清政府視察臺灣的官員黃叔璥及1871年《重纂福建通志》中認定,釣魚島屬於臺灣噶瑪蘭廳(今宜蘭縣)所轄。又如,1874年日軍首次入侵臺灣至甲午戰爭的20年間,日本海軍省的文獻、島表和地圖,都將釣魚島列島認作中國臺灣附屬島嶼。這證明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竊占的釣魚島並非所謂「無主地」。二戰後日本須遵守國際法將竊占領土歸還中國。1945年1972年日本並未管轄琉球羣島,而釣魚島又從來不是琉球屬島。因此,美國在交給日本琉球時將釣魚島施政權擅自交給日本便遭到中方反對。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時,雙方就擱置釣魚島爭議達成默契。但1996年以來日方變卦,2008年日方以海上實力撞翻檯灣海釣船,不僅拒絕承認中日存在釣魚島歸屬認知爭議及雙方曾就「擱置爭議」達成共識,而且於2012年宣佈政府「購島」。對此,中國大陸採取常態化執法巡航等反制措施而難以單方面擱置。因此不存在所謂日方實效佔有釣魚島的事實。爲使中日關係健康發展,防止日本民衆對華反感上升,中方在維護領土領海主權的同時,要不斷就釣魚島屬於中國的事實向日方和國際社會多做說明,同時要在相關海域共同努力管控好分歧。

羅歡鎮教授在點評時分享了四點感想。第一,釣魚島問題無關是非曲直,無關歷史真相和國際法。它已經成爲一箇中日兩國的主權和國家認同的象徵,中日之間誰都無法妥協。第二,無論是戰爭還是交涉都不可能解決釣魚島問題。戰爭有勝負,勝方可以更有效地實際支配管轄釣魚島。但是,敗方一定不會服輸,一定臥薪嚐膽,不會放棄主權主張,會希望通過下一次戰爭來獲得對釣魚島的實際有效管轄。第三,中日兩國都在用釣魚島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第四,應該降低釣魚島問題在中日關係中的地位。中日關係方方面面,釣魚島爭端只是其中一個小問題。不能因爲無解的釣魚島問題妨礙中日關係大局。特別是在中美長期競爭的當前,沒有必要在釣魚島問題上特別刺激日本。羅教授同時也建議應該有英文刊物更多向世界介紹釣魚島屬於中國這個真相以及相關的詳盡史料、證據。

臺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特聘教授鄧中堅隨後分享說在教課的時候講到李登輝有關釣魚臺的立場時,臺灣的年輕人都是嗤之以鼻的。他同時認爲在保釣問題上,臺灣是主要力量。學者們在問答階段主要圍繞「兩岸之間如何協調」 「民進黨到底什麼觀點」 「漁民的角色」「臺灣的民心」 「大陸的立場」 「與外國學者的交鋒」 「日本所謂的證據」 「臺灣與釣魚島議題的關聯性」 「安倍的角色」 「如何與兩岸民衆溝通」「贓物還是傷痕」 「是美國問題還是日本問題」 「如何避免美方的挑撥」 「日本戰後就無固有領土」 「巡航頻次」「宜蘭縣議會的改名投票」 「海洋法」 「釣魚、黃岩與香港三島的關聯」 「中國外交解決領土爭端的豐富經驗」 「釣魚島問題可以管控到什麼程度」 「兩岸就釣魚島問題合作的挑戰」 「爭取了漁權沒有放棄主權」 「日本的看菜下飯」 「兩岸今年可以做什麼」 「美日的相互作用」 「俄烏衝突對釣魚島的影響」 「兩岸聯合對日本的壓力」 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環球兩岸關係研究會接下來將繼續推出《兩岸熱點》系列講座,下一講,受邀學者們將重點討論「美國協防颱灣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作者爲美國克里斯多夫紐波特大學政治科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公衆號,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