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有韓國特色的政治社會撕裂(楊向峰)

韓國年輕人痛苦指數達到新高。(圖片來源網絡)

3月9日的韓國總統大選是1987年韓國民主化以來競爭最激烈的一次,反對黨候選人尹錫悅僅以0.7%個百分點和24.7萬張選票的優勢鎖定勝局,而在2020年4月舉行的國會選舉中,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黨還因爲疫情管控得力囊括了六成席位。在這不長不短的23個月裡,疫情已經逐漸常態化,雖然近期韓國新冠確診人數都在二三十萬以上,但這終究已經不是一個政治問題。兩大候選人醜聞爭議不斷,但在事實上對選情的影響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因而真正左右選情的還是韓國的社會經濟的現狀,特別是房價高騰帶來的民怨。

從表面上看,韓國的經濟發展勢頭不錯,人均壽命甚至還有趕超日本的趨勢。2021年韓國出口和貿易額不僅雙雙打破歷史記錄,還帶來11年來最高的經濟成長率(4%),失業率僅爲3.7%。問題是,出口強勁並沒有創造多少新的就業崗位,政府公佈的就業崗位把打零工的人和正在服兵役的年輕男性都計算在內,而失業率又把那些在家「啃老」或孤注一擲「考公」的年輕人忽略不計。2021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有望達到35000美元左右,較前一年增加3119美元左右,但是普通韓國人對此基本無感,還飽受物價上漲之苦。2021年,韓國房價平均上漲了19.08%,創下自2007年以來同比最大漲幅的記錄,這也難怪負責土地開發的公職人員投機炒地的醜聞被曝光後,韓國社會一片譁然。在高失業和高物價的雙重打擊下,韓國青年層(15至29歲)的所謂「經濟痛苦指數」創下了自2015年進行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高值,遠超其他年齡段。時至今日,被韓國人引以爲豪的「漢江奇蹟」只是停留在中老年人記憶中或者教科書上。年輕人受教育程度高,但是人生態度普遍悲觀,以至於很多人用「地獄朝鮮」(Hell Chosun) 這個網絡語言來諷刺韓國的社會經濟狀況。從這個意義上說,韓國纔是社會「內卷」的「鼻祖」。

正因如此,近一二十年來,年齡有超越地域出身、成爲決定政治喜好的最重要的風向標的趨勢。60歲以上的韓國人對軍政府治下韓國的高光時刻記憶猶新,因而立場保守;40-60歲年齡段的韓國人多成長於風起雲涌的民主化時代,政治傾向偏左;40歲以下的所謂「MZ世代」(1980年至2000年出生的人羣)對特定政黨的忠誠度不高,因而很大程度上成了「搖擺選民」。由於成長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經濟低迷的年代,他們對於公正、正義等話題十分敏感。囿於上升機會的稀缺,韓國政府爲保障性別平等出臺的一些措施都被無數年輕男性視爲對他們的一種逆向歧視,無怪乎爲了吸引男性青年的選票,尹錫悅不僅公開支持廢除旨在促進性別平等的「女性家族部」,還在投票前匆忙撤出了對美國媒體做出的自稱爲「女性主義者」(feminist)的陳述。選後的數據表明,20-30歲年齡段的選民中,尹錫悅的男性支持者高達58%,這個數字與投票給李在明的女性選民的比例大致相當。韓國的社會撕裂又多了一道性別的裂痕。(作者爲韓國延世大學東亞國際學院副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