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嚐鮮不成反海洋毒素中毒?!

據華人健康網報導,社團法人臺灣國際生命科學會(ILSI Taiwan)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邀請的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系黃登福終身特聘教授說明,海洋毒素中毒,並不是由細菌性、黴菌毒素與黴變食品及化學性毒素所引起的食物中毒,而是民衆接觸到魚貝類本身所含有的天然毒素,即爲海洋生物毒素。

臺灣最常見的海洋毒素中毒爲「河魨毒素」以及「麻痹性貝毒」,又以河魨毒素的死亡率最高。

民衆都知道河魨還有河魨毒素,但是某些螺類、貝類、海星、螃蟹、章魚、青蛙、蠑螈、扁蟲和海洋細菌等都含有河魨毒素,並透過食物鏈的方式,使河魨毒素層層累積,若民衆不小心吃下體內含有河豚毒性的海鮮,就會中毒!而黃登福教授分析,主要會引起河魨食品中毒的原因包括漁品產銷人員及民衆對魚種缺乏辨識能力,以及原料處理過程不當,使魚類肝臟或卵巢的毒素污染了魚肉。

河魨毒素,毒性強,屬於神經毒,還具有耐熱性,因此別以爲只要將魚肉煮熟就不會中毒,僅要2~3毫克的河魨毒就能致人於死。中毒症狀有頭痛、噁心,’嘔吐、麻木、刺痛、頭暈無力、感覺漂浮及吞嚥困難等神經症狀,鹽重時可能會導致呼吸麻痹、低血壓或心跳減慢。

而麻痹性貝毒中毒,是非常猛烈的神經毒素,不會經烹煮後而破壞毒性,民衆常誤食含有巨蚌毒素或是其他相關毒的海鮮而引起中毒,麻痹性貝毒並不會排出體外,而是不斷在體內累積毒素。

麻痹性貝毒中毒症狀與河魨毒中毒類似,15分鐘後口舌會先出現灼熱與麻木刺痛感;30分鐘後腕頸四肢末端麻痹,出現吞嚥困難等腦部官能障礙;最後甚至無力呼吸而導致心肺衰竭及缺氧致死,中毒後的1~2小時爲黃金救援時間。

目前河魨中毒以及麻痹性貝毒中毒的治療方式皆爲維持呼吸及洗胃。

爲了確保養殖貝類的食用安全,目前是由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負責監控水產養殖業的毒藻數量,一但發現數量超過管制界限,就會禁止採收,但黃登福教授提醒,民衆若是自行捕撈採集貝類等海鮮,就得小心。

要降低海洋生物毒素中毒的發生率,黃登福教授呼籲,要避免食用3公斤以上的大型魚類肝臟及內臟,以及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水產、加工水產品,大型魚類的肝臟部位的維他命A濃度極高,民衆食用後,可能導致維他命A中毒,引發頭痛、腦脹或嘔吐,隨後出現頭部與四肢嚴重脫皮等症狀,在食用海產前,也該確認其品種,以及是否已去除有毒部位,會比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