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育59團隊海科館會師 管碧玲頒「綠蠵龜獎」表揚志工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112年海洋保育在地守護」的59個團體21日在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嘉年華活動,分享在各地的愛海經驗,也運用各種愛海展覽、表演與闖關講座,引領民衆探索海洋世界,進而守護海洋。圖爲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體驗現場展覽互動。(海洋保育署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112年海洋保育在地守護」的59個團體21日在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嘉年華活動,分享在各地的愛海經驗,引領民衆探索海洋世界,進而守護海洋。圖爲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中)與海保署署長黃向文(右)頒發感謝狀給海洋保育團體代表。(海洋保育署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112年海洋保育在地守護」的59個團體21日在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嘉年華活動,分享在各地的愛海經驗,引領民衆探索海洋世界,進而守護海洋。圖爲現場各單位展覽之情形。(海洋保育署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112年海洋保育在地守護」的59個團體21日在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嘉年華活動,分享在各地的愛海經驗,引領民衆探索海洋世界,進而守護海洋。圖爲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前排右二)、海科館館長陳素芬(前排左三)及各團體代表合影。(海洋保育署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112年海洋保育在地守護」的59個團體21日在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嘉年華活動,分享各地愛海經驗,運用各種愛海展覽、表演與闖關體驗等活動,引領探索海洋世界,現場吸引超過1000人次民衆共同參與,一同認識海洋之美。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並頒發「綠蠵龜獎」表揚服務超過100小時的志工,感謝他們對海洋付出。

管碧玲強調,海洋是臺灣生存命脈之所繫,但海洋麪臨氣候變遷、環境污染等挑戰,需致力於制定相關法規。管表示,很抱歉「海洋保育法」未能在這個會期通過,會努力在下會期完成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後,能通過這超黨派的重要法制。在此之前,感謝各位夥伴做爲最佳共同守護海洋的力量。

管碧玲指出,「在地守護計劃」從第一年18個民間團體到今年的59個團體,從生態系覆育、海洋公民科學家、友善釣魚行動、海洋保育推廣及潔淨海洋行動5大角度發想並執行相關工作。管並頒發「綠蠵龜獎」給服勤時數逾百小時的海洋保育志工,感謝志工對於海洋保育的貢獻。

管碧玲說,有這些聚沙成塔的力量,希望能喚起更多國人意識到海洋永續的重要性,進而付出實質行動。並一起來支持「海洋保育法」的制定與推動,當建立制度後,希望大家踊躍擔任海洋保育推廣大使,孵化更多海洋保育志工。

管碧玲表示,本年度各執行計劃的團體與學校成果豐碩斐然,並舉例「五洲園掌中劇團」將白海豚保育的正確觀念透過傳統布袋戲表演方式,讓海洋保育深入傳達到臺灣的每個角落及每個族羣;「臺灣淨海協會」則邀請各級學校機關共同參與淨灘行動,將海保教育向下紮根,並投入資源訓練能夠執行海洋廢棄物清理的專業潛水員,同時把海漂玻璃開發成美麗的鑰匙圈、耳環飾品等,把海廢循環再利用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海保署表示,明年度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劃正在擴大徵件中,歡迎想加入海洋保育工作的企業、社(財)團法人及學校等單位,於10月27日前線上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V4LK7R),並將提案計劃書及相關證明文件寄送至海保署,即有機會獲得補助,每案每年最高補助新臺幣50萬元,歡迎有志團體踊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