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哭哭!海保署統計:今年前3月82只海龜、47只鯨豚死亡

▲海保署公佈今年1到3月通報狀況全臺鯨豚共50只,其中47只死亡,3只爲活體。(圖/海保署提供)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爲讓國人瞭解我國周遭海岸海龜、鯨豚通報救傷資訊海洋保育署日前公佈今年第一季1月到3月通報狀況,全臺共有103只海龜通報案件,其中82只死亡,21只爲活體已釋回或收容。鯨豚部分,全臺共50只通報案件,其中47只死亡,3只爲活體。

▲▼海保署說明,第1季通報的海龜種類以綠蠵龜95只最多,分佈主要在新北市最多(22只)。(圖/海保署提供)

海保署說明,第1季通報的海龜種類以綠蠵龜95只最多,分佈主要在新北市(22只)、澎湖縣(20只) 及臺東縣(19只)。通報的海龜中58只因死亡多日,身軀腐爛,死因無法判斷。值得關注的有19只海龜是漁業誤捕,其中以流刺網誤捕13只最多,另有遭廢棄漁網漁線纏繞3只及因船隻撞擊導致背甲嚴重破碎2只。

▲▼海保署強調,未來將請學者專家針對通報救傷的個體進行原因樣態分析,作爲擬定保育措施依據。(圖/海保署提供)

鯨豚通報部分,海保署指出,種類以江豚(露脊鼠海豚)18只爲最高,瓶鼻海豚9只次多,至於通報分佈主要在金門縣(7只)、連江縣(6只)、澎湖縣(6只)及彰化縣(5只)等地區。其中18只被發現時因身軀腐爛,死因難以判斷,已就地掩埋;21只鯨豚在解剖後除了3月15日擱淺的柯氏喙鯨胃內發現較大量塑膠垃圾外,其餘並無明顯的人爲廢棄物累積,少數個體發現有臟器病變,另有4只有漁業誤捕跡象

▲海保署指出,未來將加強取締網具漁船近岸違規捕撈。(圖/海保署提供)

海保署表示,第1季通報數字與去年相較,海龜多出43只,鯨豚則減少18只(其中13只爲迷航),若與過去3年(105至107年)第一季通報平均數量相較,海龜多出40只,鯨豚也多出9只,顯示擱淺數量有增加趨勢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擱淺數量有增加趨勢。(圖/海保署提供)

海保署強調,未來將每季公佈海龜及鯨豚擱淺資訊,提供各界參考,並已委請學者專家針對通報救傷的個體進行原因或樣態分析,作爲擬定保育措施的依據。另因通報的海龜有約20%是受漁業活動造成死傷,將持續海巡署、漁業及航港主管機關連繫合作,加強取締網具類漁船於近岸違規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