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臭乳呆 語言治療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纔剛上幼稚園的4歲男孩,因講話不清楚,也就是臺語俗稱的臭乳呆,導致被同學嘲笑不願上學媽媽原以爲要做舌繫帶手術,直到進一步接受語言治療室諮詢,透過醫師診斷,確定是單純構音問題,透過語言治療,已逐漸獲得改善。

孩子臭乳呆 語言治療可改善(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一般6至8個月孩子屬於學語期,1歲左右則能開始說出詞彙,像是爸爸、媽媽等,隨着年齡增長,包括構音與口腔動作技能等也會跟着發展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姚潔穎指出,通常因舌繫帶造成的購音問題較爲少見臨牀上,多爲構音方式、位置錯誤等所導致。

治療師姚潔穎指出,孩子到了3歲時,構音技巧會快速成長,到4至5歲左右,幾乎能正常的清晰語音談話,但若家長髮現有異狀時,應尋求語言治療師協助,確定爲構音問題,其實可以等到擁有足夠詞彙量,且口腔神經肌肉也發展成熟後,再讓孩子與他人對談,通常3至6個月就能有成效出現。

但若是兩歲多孩子仍有少數詞彙聽不懂,建議家長應讓孩子接受全面性發展評估較爲妥當;姚潔穎提醒,只要把握時機,讓孩子講話不清楚的現象提早接受專業治療,就不用擔心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是孩子的未來成長。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