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受到被愛的7個瞬間,中3條以上,恭喜你做父母很成功!

作者:主創團·綠蘿

近日,一位媽媽記錄大一兒子暑假日常的視頻走紅:

足不出戶,舍空調之涼,一瓶礦泉水,一臺筆記本,沉浸在書海中,專注非常。

媽媽很心疼,讓兒子出去玩會。

孩子說:“我見過你求人和羨慕別人的樣子,我不想你需要我的時候,我無能爲力。”

一句話,讓屏幕前的網友淚目,紛紛留言:被愛包圍的孩子才如此貼心。

《奇葩說》辯手席瑞說:“家庭的重要功效是幫孩子製造更多可供回憶的每個瞬間。”

這些溫馨的瞬間,猶如無形的能量之光,穿透心靈,滋養着生命的每一個角落。

它們構築起孩子內心的豐盈與堅韌,成爲日後面對風雨時,自我救贖與成長的堅實階梯。

那些讓孩子感到被愛的7個瞬間,把父母的心和孩子的心連接在一起,互相溫暖,彼此照亮。

從不拿我和他人比較

只關注我的成長

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在《社會比較論》中指出:

人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我評價驅動力,就是與他人比較。而在家長們眼中,孩子們自然也是自我評價中的一部分。

好的家長從不拿孩子的短處去比較他人的長處,反而是通過肯定孩子,來激發孩子的動力。

電影《阿甘正傳》中的阿甘先天殘疾,智力低下,需要戴着腳套行走。

爲了打消兒子的自卑心理,媽媽告訴阿甘:“這是一雙寶鞋,會帶你走遍天下。”

因爲智商只有75分,校長建議媽媽把阿甘送去特殊學校。

媽媽卻堅持阿甘應該和其他人一樣,應該接受平等的教育。

在媽媽的努力下,阿甘終於被學校接納。

媽媽一直告訴阿甘:“你和別人一樣,沒有什麼不同。”

阿甘也一直記着媽媽的叮囑,像其他人一樣讀書、運動、參軍。

他的人生也不斷突破,從飛毛腿,到橄欖球運動員,再到商界大亨,阿甘一直努力,最後成就不平凡的自己。

父母的認可,是一束光,照亮了孩子前行的道路,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自信與堅持的種子。

它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需勇敢做自己,便能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當我做錯事從不責怪我

告訴我“沒事的”

看過一個視頻:

小男孩不小心打翻滿滿一杯子果汁,桌面一片狼藉。

爸爸沒生氣,反而笑着拿紙巾,帶着小男孩一起擦桌子。

看到小男孩愧疚不安的眼睛,媽媽馬上安慰孩子:“沒事的,馬上就好了。”

聽了媽媽的話後,男孩的臉上馬上恢復了笑容。

這一幕讓不少網友直接破防:“淚目了,原來做錯事情是不用被責備的。”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需要保持冷靜與友善,當好孩子情緒與情商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通往世界之路的引路人,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對生活的態度。

做錯事不指責,孩子內心纔有安全感,才能心態樂觀。

父母努力營造一種平和、愉悅、鬆弛的家庭氛圍,孩子才能感到滿滿的幸福。

不會急於否定我的意見

允許我做自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曾說: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壓抑他們的反抗情緒。”

孩子偶爾的“不聽話”、“唱反調”,其實是他們成長的一部分。

而聰明的父母,都學會了安之如怡地應對。

提起伊能靜的兒子恩利,多數網友初印象爲偏愛女裝的“叛逆少年”,其行爲略顯前衛不羈。

伊能靜在面對外界質疑時,沒有選擇責備恩利。

而是接受他的一切,並主動向他提供自己儘可能的支持。

這一切,似乎都爲恩利提供了足夠的支撐,22歲他就從紐約大學提前畢業。

有心理學家講:

父母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幫助孩子增加內心的力量,讓他更有能力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世界。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情緒和體驗,他們的感受同樣重要而真實。

父母不能否定孩子的感受,接納、尊重、傾聽孩子的感受,嘗試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理解我偶爾的隱瞞撒謊

鼓勵我勇敢面對

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測試:2歲時,20%的兒童會說謊。3歲時,這一數值達到50%,4歲時接近90%。

謊言,往往是孩子心聲的另一種表達,多數情形下,它源自孩子對責罰的本能逃避。

比如:自己闖禍了,撒謊說是別人乾的;考試沒考好,謊報自己的分數。

正如哲學家羅素所說:“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當說實話需要付出代價,孩子自然會選擇撒謊。

因此,家長需要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

在孩子犯錯時,不要過於苛責孩子,重點放在幫助孩子認識錯誤、作出彌補上。

讓孩子明白,犯錯沒有那麼可怕,他纔會有誠實面對錯誤的勇氣。

當我成績不如他人時

沒有指責放棄我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媽媽參加家長會,老師說孩子數學成績倒數,懷疑他智力有問題,希望媽媽能帶他去檢查一下。

而她卻告訴兒子:“老師說其實你並不笨,只要肯繼續努力,一定能超過你的同桌。”

孩子非常高興,破天荒沒有看電視,吃飯完就去學習。

而最終,孩子在母親的鼓勵下,考上了重點大學。

這位母親對兒子教育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她沒有指責放棄孩子,而是一直相信孩子,鼓勵孩子。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自證預言”,即人會不知不覺按照預言行事,最終讓預言成真。

大人誇孩子自覺,孩子不用監督就能好好寫作業;

大人越說孩子優秀,孩子就越優秀給大人看;

哪怕遇見挫折,他也能努力克服,不讓自己辜負大人的期盼。

父母要多給孩子捧場,給他讚美和鼓勵,才能不斷滋養他,給予他前行的力量。

接納我的小脾氣

允許我有負面情緒

樊登老師曾說,孩子發脾氣時,只會撒潑打滾,大喊大叫,是因爲他除了這一招,不會別的,沒有人教過他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所以,父母要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比如,孩子因爲玩具被同學弄壞了而悶悶不樂。

這時,你就可以引導他說出感受和訴求:

“我感到很生氣,他不經過我同意就玩我的玩具,還把玩具都弄壞了,我希望他賠我一個。”

讓孩子用語言把情緒說出來的過程,其實就是幫助孩子從情緒腦發燒的狀態,慢慢回到理智腦冷靜的狀態。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貝姬·肯尼迪在《看見孩子》一書中說:

“透過發脾氣的表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痛苦持續蓄積的孩子。”

沒有無緣無故的脾氣,只有不被看見的想法和訴求,孩子發脾氣,是因爲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看到孩子脾氣後面隱藏的訴求,陪孩子合理地釋放和宣泄。

唯有這樣,孩子才能一步步走出情緒的泥潭,逐漸成爲情緒的主人。

不強迫我與人分享

告訴我這是我的權利

有資料顯示,孩子在2歲以後,進入物權敏感期,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物品歸屬,並展現出捍衛其所有權的意識。

當孩子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時,才能學會尊重別人的權利。

一位媽媽帶着兒子卡森在公園玩,公園裡的6個男孩看到卡森拿着變形金剛玩具後,圍了上來想要分享卡森的玩具。

卡森的抗拒很明顯,把玩具抱在胸口,看着媽媽。

媽媽見孩子不樂意,便告訴他可以拒絕這些請求。

可公園裡的其他家長,卻投來了厭惡的目光,並認爲媽媽和孩子很沒禮貌。

但媽媽並未將這些話放在心上,而是堅定地告訴孩子:“我們並非活在一個有人要求你分享,你就必須同意的世界。”

看過武志紅的一句話:“自信不是指自己相信自己,而是因爲愛而自信。”

父母的理解與支持,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堅實的後盾。

它傳遞給孩子的不僅是對個人權利的尊重,更給予孩子自信和勇氣。

這些力量會伴隨孩子成長,讓孩子既能堅定地守護自己,又能心懷善意地對待他人。

魯迅曾說:“教育根植於愛。”

教育就像是種樹,而愛就是那片滋養樹木的土壤。我們教孩子知識、技能,但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用獎勵或懲罰來讓孩子聽話或取得好成績,但這只是暫時的辦法。

真正的愛,是不管孩子做得好不好,都接納他們,認可他們。

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溫暖和安全感,他們的內心纔會變得更加強大和自信。

因爲,愛,自有力量。

它能讓孩子的世界充滿陽光,也讓孩子擁有收穫幸福的能力。

點個“在看”,與父母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