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搶報罷韓:反中情緒席捲臺灣 韓國瑜怠忽市政「韓流」完全熄滅!

韓國瑜昨晚出面發表談話。(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宛貞/編譯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6日以超過93萬同意票通過,南韓媒體高度關注,以「曾與蔡英文對抗的韓國瑜因怠忽市政被罷免」、「敗選總統臺灣韓國瑜連市長職位也被罷免」爲標題大幅報導。《韓聯社》則以「席捲臺灣的反中情緒下,韓國瑜『韓流』完全熄滅」爲題指出,臺灣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戲劇性成功故事主角——高雄市長韓國瑜6日被市民罷免。

《韓聯社》報導,韓國瑜被貼上「臺灣史上首名在選民的選擇之下被趕下臺的地方首長」這項不光彩的稱號,繼1月在總統大選敗北,再次受到一記難以恢復的政治致命傷,可見曾使臺灣政壇沸騰的韓國瑜「韓流」已經完全消失。

韓媒分析,韓國瑜是臺灣政壇中風格相當特別的人物,2000年代初期擔任議員時幾乎沒有知名度,2018年11月的地方選舉中華麗迴歸政壇,讓民進黨長達20年的鐵票倉高雄翻盤,成爲國民黨取得執政機會的一張好牌,儘管不斷被指爲缺乏深度策略的民粹主義政治人物,依然打着喚起大衆共鳴的簡潔政治口號,收買對政治人物反感的民心

韓國瑜競選高雄市長時,便以「高雄發大財」的代表性政治口號,展現他單純、明快的政治風格。親民的形象更是韓國瑜最強大的武器,2018年在暴雨中舉着傘、捲起褲管勘災並安慰災民的模樣也加分許多,2019年獲得大量民意支持,甚至擠下郭臺銘,成爲國民黨總統候選人

▲ 總統蔡英文日前參訪銅鑼灣書店。(圖/記者李毓康攝)

直到去年上半年爲止都有分析認爲,韓國瑜會打敗蔡英文,成爲臺灣總統府的主人。根據民調,韓國瑜支持度一度將近蔡英文的2倍。但「中國因素」對臺灣大選影響力甚大,也絆倒了韓國瑜。

香港去年6月起展開民主化示威,使得臺灣人對中國強推一國兩制的反感情緒迅速高漲。隨着以中國爲根基的國民黨被貼上「親中勢力」的標籤,臺灣輿論也倒向偏臺獨的民進黨。

▲ 從反送中到港版國安法,香港街頭民主化示威持續數月。(圖/路透

此外,韓國瑜奇特的言行舉止也使大衆懷疑,他是否有擔任候選人的資格。曾是韓國瑜黨內對手的郭臺銘也在此時脫黨,改爲支持第3黨候選人。內部一片混亂之下,國民黨陣營完全瓦解。總統蔡英文最終在1月大選中寫下史上最高得票數紀錄,連任成功,韓國瑜則回到市長崗位

《韓聯社》指出,兩岸關係持續疏遠之下,選民發起罷免韓國瑜運動,使臺灣政治風向對親中陣營政治人物愈加不利。眼看民進黨勢力逐漸穩固,中國的耐性也達到極限,不時強調「武力統一」的可能性,反而導致臺灣反中聲浪更將高昂

該報援引臺灣中研院4月民調指出,臺灣有多達73%民衆認爲,中國政府並非臺灣之友,創下這項調查史上最高紀錄。若民進黨能在補選中贏得市長職位、讓高雄重新變爲綠地,料將讓防疫成功、民意高漲的蔡英文執政基礎更加穩定。

►各大日媒報導「罷韓成功」 《共同社》:國民黨可能被中國放棄►《彭博》評韓國瑜是「臺灣川普」:民粹、粗俗、目標太大和商業背景

►不再眷戀青春,因爲我持續擁有。

二手票券豐富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