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城首批安置街廓點交 搬遷戶怒拒:15米路剩6米

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安置街廓28日首次辦理土地點交作業,搬遷戶、地方民代、民航局及地政局等單位皆到場關注。(蔡明亙攝)

桃園航空城首批安置街廓28日點交土地,現場氣氛一度火爆,因道路寬度與土地現況不如預期,不少人高喊拒絕點交。(蔡明亙攝)

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安置街廓今首次辦理土地點交作業,搬遷戶、地方民代、民航局及地政局等單位皆到場關注。不過原本好不容易等到點交日,搬遷戶走進工區卻傻眼了,15米道路剩6米,令人無法接受,更有人當場拒絕點交。民航局迴應,都市計劃設計15米道路,依法規應有側溝和人行道,與民衆期待有落差部分後續會再溝通,會全力協助民衆需求、妥善協調日後蓋屋事宜。

航空城首批安置街廓土地點交機場園區優先開發區R2-6、R2-7、R2-10、R2-47共4處住二土地,現場氣氛一度相當火爆,因道路寬度與土地現況不如預期,不少人高喊拒絕點交。有搬遷戶說,沒想到今天竟是看見一片荒地,連地都沒用平,難想像10年內會形成一處社區,離譜的是百姓以爲道路15米就有15米柏油路,豈料竟只有6米,有受騙感覺,因此拒絕點交。

市議員遊吾和指出,今天到場看點交狀況「整個傻眼」,航空城最小道路爲10米,有些民衆權值較高選擇道路15米街廓,卻發現實際車道僅6米,幾乎無法臨停,且10米道路的車道也是6米,差在人行道與側溝寬度有異。搬遷戶認爲航空城是新興城市,應有大條馬路,且今天根本是強制點交,就算人沒到場怎會也視同點交,令人無法接受,10月13日將赴行政院提出強烈抗議。

市議員徐其萬表示,這麼好的造鎮計劃,道路設計應便於臨停接送長輩或孩童,現況卻讓人憂心,只要臨停恐造成車道阻塞,更何況還要留垃圾車、緊急救援通道空間,過去說明會政府沒向搬遷戶說清楚實際寬度,因此今天點交不歡而散,不來點交一樣算點交,有點像逼民衆就範,且5大管線和公設未到位,民衆也難申請建照入場蓋屋。

民航局機場工程中心技術科長陳志清迴應,都市計劃道路設計15米,依照道路設計法規就應包含側溝與人行道,至於和民衆期待有落差部分,後續會請施工單位和地政局再跟民衆解釋。他強調,民航局會全力協助搬遷戶遇到的困難和需求,包括日後施工進出通行等,都會幫民衆妥善協調。

桃園地政局說明,發給土地所有權人及相關單位的公文提到,所有權人若未依指定時間到場,也未委託代理人點交,視同已完成土地點交,所有權人應自負保管責任,也應避免破壞到公共設施,有相關法源依據,讓民衆知道管理維護重要性。民衆選地時皆有公開都市計劃圖像可參考,並納入道路寬度、房屋退縮、航高限制、建蔽率及容積率等做綜合評估。

地政局提到,今第一天開始點交,各單位都派員到場,至於民衆拒絕點交的理由,會再帶回研議。民衆點交後可申請建照,後續營造廠商要進場時,航工處會接洽,安排車輛進出路線,也會與廠商說明清楚相關動線與公設維護事宜,民衆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