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劉伯明:爲國出征 忠勇無畏

新華社甘肅酒泉6月18日電 題:航天劉伯明:爲國出征 忠勇無畏

佔康高玉嬌

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航天員劉伯明乘坐神舟十二號飛船飛向太空

再度飛天的劉伯明或許會想起,1998年1月5日作爲第一批航天員來到航天員大隊,面對鮮紅的國旗莊嚴宣誓的時刻――“甘願祖國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身”。

光榮的背後是漫漫“長征路

劉伯明家中兄妹6人,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改變命運,唯有苦讀。高中時劉伯明就讀的學校,距離家有9公里。他騎着一輛老舊的自行車走讀。

黑龍江的冬天格外長也特別冷,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騎車非常困難,劉伯明經常是摔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又摔倒。艱難求學路,成了他的訓練場,磨礪了他頑強的性格。

1985年3月,空軍到劉伯明就讀的依安縣一中招飛全縣僅劉伯明入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空軍某訓練基地,成爲一名殲擊機飛行員

13年後,他光榮地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爲我國首批航天員。

無論當飛行員還是航天員,凡是動腦筋的事劉伯明都愛“摻和”。進入航天員隊伍後,劉伯明曾因流利回答一名教官10個刁鑽的專業問題,從此被這名教官“免提”,並獲得了“小諸葛”的綽號

在神舟五號任務中,楊利偉一飛沖天,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

沒被選入任務梯隊的劉伯明,爲了彌補差距,把進入航天員大隊以來所有的專業書籍都找出來,進行復習回顧、系統梳理,寫下了六七十萬字的心得體會,爲後續飛行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5年,入選神舟六號飛行任務備份乘組的劉伯明,再次與飛天擦肩而過。

“代表祖國出征太空,光榮的背後一定是汗水澆灌的‘長征路’。”劉伯明說,“只有認真總結提高,更加努力學習、刻苦訓練,才能早日圓夢。”

忠勇者無畏

2007年,劉伯明入選神舟七號任務乘組。2008年9月25日,他與航天員翟志剛景海鵬一起奔向太空

探索太空,是勇敢者的事業。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中,應該有這樣一段記錄:

2008年9月27日,在劉伯明、景海鵬的協助和配合下,航天員翟志剛順利出艙,完成了我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任務,標誌着中國成爲第三個獨立掌握出艙技術的國家。

那次“太空漫步”,牽動着億萬國人的心――

開啓艙門時,翟志剛用力拉了幾下,艙門沒有反應。此時,飛船即將駛出測控區,必須儘快打開艙門。這時,劉伯明遞過來一把開艙輔助工具。在劉伯明的協助下,翟志剛使用輔助工具終於打開了艙門。

推開艙門,航天員們的耳機裡突然傳來“軌道艙火災”的報警聲。

軌道艙內的劉伯明和返回艙內的景海鵬第一時間檢查了所有設備,並且判斷此時軌道艙處於真空狀態,是不可能發生火災的。事後分析表明,軌道艙火災警報只是一場虛驚。

“那個時候,我和志剛目光對視,彼此心領神會。他毫不猶豫地出艙,我也果斷調整艙外活動計劃,先將一面五星紅旗遞到他手中。”劉伯明回憶說。

“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劉伯明說,“就算再也無法重返地球,我們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飄揚!”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正是因爲秉持着這一堅定的信念,劉伯明在一次次挑戰生理、心理極限的訓練中保持堅強,在面臨一系列考驗挫折中義無反顧作出選擇。

“是祖國和人民把我們送上了太空”

2019年12月,劉伯明入選神舟十二號任務飛行乘組。這次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這次任務出艙時間大幅增加,任務更加複雜、艱難,挑戰和考驗也不會缺席。我們會完成好每一次出艙任務,浩瀚太空必將留下更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足跡。”劉伯明說。

信心和底氣,來源於刻苦的訓練。

在加壓後的訓練服裡,每一次“舉手投足”都非常吃力;身着水下訓練服模擬失重訓練時,每次都要訓練幾個小時……

“每次訓練完,吃飯連拿筷子都感到困難,困得吃不下飯,只想睡覺。”劉伯明說,但訓練之後,還不能放鬆,要一遍一遍在腦子裡過“電影”地熟悉程序。

面對考驗,劉伯明總會想起讀書時通往學校的那9公里無數次“摔倒又爬起來”的求學路。

“慶幸自己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是千千萬萬的航天人鋪就了飛天之路,是祖國和人民把我們送上了太空。”劉伯明說,“我期待億萬國人隨我們一起體驗,我心飛翔!”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之中。

此刻,在被譽爲人類探索宇宙“前哨站”的空間站中,劉伯明或許正遙望着更深邃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