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線上新、試水中高端 內河遊輪迎發展年?

隨着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向好以及長江遊輪航線亮相內河遊輪市場也迎來了復甦。其實過去的國內內河遊輪市場以入境遊客爲主,但疫情發生以來,入境遊客少之又少,因此國內遊輪的經營者們不得不把目光聚集在國內遊客身上。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今出境郵輪短期來看難以恢復,這就給內河遊輪崛起帶來了機會,不過經營者亦需要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才能實現留存消費者

重啓增添新航線

在歷經近4個月的停航之後,長江遊輪迎來了春天。3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長江遊輪相關負責人處獲悉,長江遊輪已於3月中旬重啓,並新增了一條重慶-武漢的航線。同時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長江上的遊輪迎來了牛年的首次航班,並新增了3條航線。可以預見,今年長江遊輪市場將迎來更大的復甦。

長江遊輪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江遊輪已於3月中旬復航,不過由於遊客出行熱情高漲,3、4月的遊輪大部分已經預訂滿了,新航線的預訂已經排到5、6月。同時,該負責人還強調,往年重慶-上海的這條航線一年只安排1-2個航次,但是在今年卻開設了4個航次,看的出來,遊客對於內河遊輪旅遊的需求激增。

不僅如此,今年還有不少遊輪增添了新航線,據悉,這些新航線和之前相比,票價行程以及航線涉及的景點也都發生了很多變化。

北京洲際輝煌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劍萍表示,由於去年疫情反覆,內河遊輪開了幾個航次就停止了,然而就目前來看,今年內河遊輪的個別航次已經開始包租。國內遊客對於內河遊輪遊的需求也在持續上升,整體形勢還是非常不錯的。還有業內專家表示,由於疫情防控以及受國際旅行需求等因素影響,從目前遊輪市場的情況來看,長江內河遊輪也早於海上郵輪恢復,今年市場有望迎來進一步復甦。

轉向國內客源

內河遊輪的重啓,似乎在業界釋放一個積極的信號。而另一方面,因爲海外疫情還在延續,國際旅行需求下降,這也爲內河遊輪市場爆發迎來了契機。業內人士表示,一直以來,長江遊輪市場起伏較大。以往將近80%的遊客都來自海外,但後來下降到僅有10%-20%是境外客源。尤其是近幾年,由於入境遊客源不斷減少,長江遊輪市場也在不斷調整,此次受疫情的影響,國際旅遊幾乎停擺,海外遊客更是急劇減少,這些遊輪的經營者便把目光聚集在國內遊客身上。

美維遊輪執行董事周琢也稱,受疫情影響,過去喜歡出境遊和海輪遊的中高端遊客有明顯迴流內河遊輪市場的跡象。根據數據顯示,於4月12日起航的首趟“渝漢線”遊輪船票已售罄,5月的航次也被預訂了將近80%,甚至,8月暑期的遊輪航次也受到了遊客的熱捧。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一些遊輪運營商也針對國內客源做了一些改變。一家長江遊輪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像今年我們就推出了一個15日全新的長線遊輪產品,主要面向國內遊客。其實這條航線以前也有,但不主要針對國內市場,都是境外包船或者定製,國內基本沒人關注,而現在,幾乎100%都是國內遊客,就需要我們在服務和產品上更貼合國內客羣”。

“最近一段時間,內河遊輪已經全部復航,相比去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停航狀態,今年的市場會很不一樣,目前,大部分遊輪已經開始升級,滿足不能出境旅遊的遊客對於高端產品的需求,用國內的長線遊船產品代替高端歐洲河輪產品,這其實也是把遊客出境的需求轉移到國內。”一家三峽遊船公司相關負責人稱。

提升品質成關鍵

隨着遊客對於內河遊輪市場的關注度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國內遊客開始青睞長江航線。不過在此之前,內河遊輪市場參差不齊,而接下來如何提升品質,更好地吸引國內遊客成爲業界必做的事情。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興斌認爲,就目前來看,內河遊輪開發的產品並不是很平衡,在未來應該積極考慮在有條件的其他江河開發更多的大小不一樣的遊輪產品,另外,還要把遊輪上的活動做得豐富多彩,每當停靠一個目的地時,要配合做好遊客遊覽方案

不僅僅是在航線上進行豐富,在硬件上,很多遊輪也進行了升級,以此來保障遊客安全。“在疫情發生後,如何保障遊客在遊船過程中的安全,也成爲了重中之重。”劉劍萍進一步表示,很多遊輪都對新風系統進行了更新換代,畢竟遊輪上的空氣流通是最重要的。同時,爲應對疫情,整個船體設施都進行了調整,也實施了相應的疫情防控措施,上船下船綠碼是必不可少的。

王興斌還談到,不僅如此,在遊輪行駛的過程中,還要規範遊輪的航運技術,對此交通部也應加強規範遊輪的管理與操作,同時,遊客也要遵守遊輪相關的安全制度,加強安全教育與安全管理,這樣才能保證遊客的人身安全。

據悉,2015年6月發生的“東方之星”客輪暴雨中傾覆事件,就是對行業的一次警醒。未來肯定要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內河觀光遊輪不同於海上的大型郵輪,但是這也從側面透露出一個信號,隨着國內旅遊業的積極復甦,有關水上旅遊的遊輪產品正在向積極的方向發展,預計內河遊輪市場今年將進一步復甦。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 實習記者 吳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