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很多家長搞錯了一件事,其實努力纔是最大的天賦

看點“怎麼能讓孩子更努力一點”是很多家長正在面對的問題。但是,在郝景芳看來,“努力可以隨意增加”其實是一種誤解。那些成功榜樣之所以能不斷努力,不是僅靠毅力和堅持。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景芳說 (ID: jingfangtalk)

文丨郝景芳 編丨Luna

經常聽一些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

“其實我家孩子腦子挺聰明的,就是學習態度不好,只要ta再努力一些,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就。怎麼才能激勵ta更努力一些呢?”

被問的次數多了,我決定寫篇文章回答一下。

以爲努力可以隨意增加,是一種誤會。努力,纔是最需要天賦的。

兩個案例

我先從兩個小案例開始講起。

第一個案例

數學

前些日子,我被一個朋友拉進一個羣裡觀摩學習。這個朋友從前是搞奧數競賽的,雖然畢業多年從事金融,但是一直跟奧數圈子關係緊密。

這個羣裡1/3是奧數競賽教練,2/3是往屆和現役中學奧數競賽學生,還有多位當前國家隊選手。

這個羣日常聊天刷屏,我差不多每天點進去看1-2次潛水,但隔不了幾個小時聊天記錄又是999+條。平時常說看手機聊天影響學習的家長,可以開闊一下思路了:中學奧數冠軍們每天聊微信1000+條。

那他們聊什麼呢?

確實是聊數學爲主。各種題的討論、各種方法、各種體系、各年度競賽題對比。有時也聊學校日常、班級和生活。

還有大神們在一起常有的自我嘲諷和相互崇拜。平時的畫風是這樣的(圍觀者基本看不懂任何):

這些數學競賽生對於做競賽題是什麼感受呢?

他們是機械刷題、提升肌肉記憶,還是爲了升學、咬牙卷競賽呢?

都不是,他們常常討論題目的難度和美感。有一個多數人的共識:高考數學毫無美感,因此走競賽尋找數學的樂趣和美。討論的畫風是這樣的:

你看了他們的做題熱情和對數學的傾注程度,或許會感嘆:太勤奮了吧!

但其實,他們對數學的投入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勤奮(伴隨着吃苦感受),而是享受。他們時不時會聊一些超出考試範疇的、對於數學本質和學科的討論,看得出來,平時沒事的時候頭腦中縈繞的就是這些思考,就像思念喜歡的人。例如這樣:

就連拉我進去的朋友,清華和我同級,今年也四十來歲的金融人士,還是天天做題發到羣裡,跟小朋友們交流各種方法。嘴裡說着“不行不行,不能再做了,再做影響工作了”,但接下來還是天天發解題。手寫&手繪圖,畫風十分美麗。

有人戒不了遊戲癮,有人戒不了數學癮。

上面前腳剛說完不做題了,下面後腳又做了一系列系統性解析幾何的思路詳解:

我爲什麼要講這個羣的事呢?

我是想讓大家看一下:由樂趣推動的努力,是什麼樣的。

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體感是不一樣的。有人覺得做數學累,有人累了就做一會兒數學。有人做三道數學題需要給自己一些獎勵,有人沒事兒就獎勵自己做三道數學題。

第二個案例

讀書

前幾天有幸跟樊登老師一起參加一個鄉村公益項目,活動之餘大家一起聚在樹下桌邊吃飯聊天。

有人問起樊登老師怎麼能做到演講都不寫稿、直播出口成章。

樊登老師說,他就是完全放鬆跟大家聊,他有時候讀書累了就架個直播聊一會兒。他說很多人做事用力過猛,但其實一旦緊張起來、杏仁核被調動,不僅會口乾舌燥、腸胃不舒服,還會讓大腦皮層受損。

他說:放鬆是王道,放鬆才能保護大腦。

他11月錄了多本書,做了兩場3小時演講,雙十一直播也創新高,還跑了很多個地方出差,但他說自己並不累,因爲這一切都是放鬆狀態下完成的。

至於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狀態,樊登老師說:在一件事情上持續迭代。他十幾年一直只做讀書這件事,前面讀過的600多本書給後續讀書做了積累,讓他對很多新書更加有興趣也有理解。

“我有一個同班同學,畢業後進了汽車公司。我前幾天和他吃飯,發現他說的所有汽車相關的專業知識我都聽不懂了。這就是二十年在一件事情上迭代的力量。”

我問:“刻意練習說的就是一樣的道理吧?”

樊登老師說:“還不是練習什麼都行。必須得是有樂趣的。”

在我看來,最後這句話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有樂趣的事情,纔有可能持續迭代二十年,持續提升自己的水平。有樂趣的事情才能享受,享受的事情才能堅持。堅持的事情才能嫺熟,嫺熟的事情才能放鬆。放鬆的事情才能遊刃有餘、碩果累累。

點醒我的事

我最近發現了一些自己以前沒有考慮過的問題:

我自己教了兩個文學創作班級,總共二三十個學生。這些學生我都是能做到每週手把手輔導、不斷給出反饋的。第一個班的學生,大多數也在第一年課後交出了很不錯的課程作業——原創小說。

但問題是:到了第二年,繼續創作的學生就變得很少了。第一年提交作品的學生超過60%,第二年提交作品的學生不到30%,其中願意修改初稿、達到發表水平的學生只有2個了。

我在班級羣裡鼓勵了學生們好幾次提交作品,哪怕是小隨筆、碎片化的記錄、半成品的小說都行。但還是應者寥寥。

絕大多數給出的理由是“升高年級了,太忙了”。這個理由我也很能理解,畢竟目前的初中作業太多、考試壓力太大是實情。

不過,我自己在清華讀本科的那幾年,也忙到瘋,每天也爲了及格和學分績而拼命,從早到晚上課自習,也沒有時間完成大作品。可恰恰是那幾年,是我寫日常記錄和隨筆最多的幾年,日記本子寫了厚厚一摞,學習越忙我越需要隨時帶着本子寫。

我跟學生和家長說:寫作是需要堅持的,無論有沒有天賦,都需要長時間不斷積累來自我提升,如果只寫了一年就放棄寫作了,那怎麼都寫不出高水平的。

學生和家長都說:嗯嗯,好有道理!但90%的學生還是不寫。

學生家長問我:“景芳老師,你當初是怎樣堅持下來的?”

我回答:“孩子們爲什麼堅持不下來呢?”

我從13歲初一開始自由寫作,到今年40歲,從來沒有一年不寫作。有完整空閒就完成長篇小說,空閒不多就寫短篇,再忙就寫隨筆和散文。這27年時間我從來沒想過放棄寫作,即使再鬱悶自己寫不好,也沒想過放棄。

爲什麼能堅持呢?

我仔細想了想,不是我努力堅持寫作,而是寫作給我能量,讓我能堅持其他事。

堅持的秘密

長時間堅持一件事,可以分成“享受型堅持”和“責任型堅持”。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可以給自己充能,後者需要耗費能量。

這兩年很流行MBTI算命法,幾乎每個人都說得出自己是“i人”還是“e人”。“i人”是內傾,而不是內向;“e人”是外傾,而不是外向。

二者的區別在於哪種模式是給自己充電的模式:

i人即使跟朋友相處很好,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來充電;

e人即使一個人能把工作生活都照顧好,也需要大量社交聚會來充電。

同理,一個人的“享受型堅持”是給自己充電的過程,累了煩了鬱悶了,沉入享受型堅持的世界補充能量,例如寫作、例如讀書、例如做數學題、例如搭電路、例如跑步、例如彈鋼琴、例如看報表。

但“責任型堅持”指的是自己雖然不享受、但是出於“應該如此”的理性責任,推動自己堅持認真做。這個過程容易累,例如寫作、例如讀書、例如做數學題、例如搭電路、例如跑步、例如彈鋼琴、例如看報表。

寫作是我的“享受型堅持”,因此不需要任何促進和激勵來保持,也不需要習慣。我就是需要寫作,其他事情越累,越需要寫作。

寫作一直是我的“享受型堅持”嗎?還是當自己寫到某個水平、有了成就感,才變成了享受?

我想了想,從我13歲第一次自由寫作開始,每天在腦袋裡尋找新的寫作靈感,每週寫一篇隨筆,偶爾寫小說,就是讓我覺得舒爽的事情。

這裡面當然有重要的促進因素,例如我初中有一位非常溫柔而善解人意的語文老師,例如我和同學們在班裡相互傳看週記很美好,但哪怕兩年後我身邊不再有這些促進因素,我還是喜歡寫。

寫作過程一帆風順、沒有痛苦嗎?

當然不是。寫作過程很多痛苦啊。

尤其是大學之後剛開始投稿那幾年,總是石沉大海、被雜誌編輯和出版社編輯拒稿、被人輕蔑地嘲笑水平、發表了作品無人問津、寫到一半寫不下去了、自我懷疑能力與才華,這全都是讓人痛苦難堪的事情。

其實我文筆沒什麼才華,也很自卑。這個過程可能持續了七八年。

但是再痛苦,我也沒想過放棄。爲什麼?

我想了想,大概是因爲寫作的痛苦被寫完一篇作品的舒爽抵消了,最後的淨值是正的心理價值。這就好比做Spa按摩時候肌肉被碾壓得痛苦,痛得人嗷嗷叫,但是做完Spa按摩出來之後全身放鬆舒爽,覺得整個人都輕盈了。

對我來說,堅持寫作就好像堅持做Spa按摩一樣,舒適感本身就是驅動。阻礙我做Spa的唯一因素就是我沒錢,但沒什麼因素阻礙我寫作。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這是所有堅持的秘密。

每個人對努力的體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每天30分鐘已經覺得“我很努力了”,有的人每天8小時都覺得“我還不夠”。

這其中的差異其實不在於兩個人的毅力差別這麼大,而在於前者的體感是“我在忍耐”,因此30分鐘到頭了;後者的體感是“我在沉迷”,因此8小時還不夠。

這就像什麼呢?……也許類似於對於“全香菜宴”的感覺?

如果兩個人都在忍耐,比拼的是毅力的差別。但生活中真實的情況往往是:你用你的忍耐,pk他人的沉迷。

如果對孩子的打開方式正確,有可能能幫孩子找到自己的沉醉方向嗎?

有可能。關鍵就是兩條:寬鬆+觀察。

觀察孩子在自由時間、父母沒有做任何要求時,對什麼事情最能投入,是最準確的衡量指標。

其次是觀察孩子這種投入能否跨越時間保持下去,因此至少需要有3-5年較爲自由寬鬆的家庭氛圍,可以有專業學習和輕推,但大體寬鬆,可以比較清晰看到孩子做某些事和另一些事的態度的差異。

天賦不是測出來的。孩子努力程度的差異,就是天賦的差異。

合理預期,快樂生活

說回到開篇的問題,對於父母常問的“我家孩子其實完全有能力考得更好,只要ta再努力一些,就能取得更好成績,怎樣讓ta更努力?”,我有下面幾個點的回答。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01

父母合理調低預期

父母之所以認爲自己家孩子“有能力考得更好”,一定是隱含着覺得孩子的天賦不錯,目前還沒有發揮出真正的實力。這是最誤人的心理預期。

有時候我問一個家長,爲什麼覺得孩子有能力考得更好?

家長提出的理由零零總總:孩子平時反應很快、上幼兒園時班裡老師都誇ta聰明、測過智商、覺得ta現在還沒有100%盡力、平時看ta學得挺輕鬆的……

因此家長幻想出一個因爲過於懶散而隱藏實力的武林高手,每天都琢磨該怎麼把這個掃地僧的真本事激發出來。

其實,沉醉是唯一的天賦指標。孩子能做到的投入程度,纔是ta天賦的真正體現。ta如果只能做到目前的投入程度,那就說明ta的天賦水平就是目前的投入水平。

不存在一個尚未發揮實力的掃地僧,孩子目前的成績,就是他的真實水平。

02

欣賞一個真實的孩子

爲什麼說高預期是誤人的呢?因爲,真正能給到孩子莫大鼓勵的,是你欣賞ta現在的樣子,而不是“ta應該達到的樣子”。

回到我的初中。那時讓我對寫作產生最早好感的語文老師,總是用溫柔的語句,欣賞理解我們每個人的寫作。她讓我們都覺得“被理解到了”,“寫作溝通真好”。

如果那個時候她跟我說:景芳,你應該達到更高文學成就,你現在寫的還不行,只要你再努力一些,一定可以寫得更好。那麼我一定會因爲自卑與壓力而放棄。

在孩子能體驗到一件事本身的美感之前,不應該談論水平問題。尤其是不應該談論差距問題。一個人產生動力的根本原因是感受到“我可以”,而不是“我還不行”。

很遺憾,在上述提問的父母心裡,沒有辦法欣賞一個目前考15名、20名、25名的孩子,沒辦法說出“你已經很好了”,只能說出“這成績不行,你得對自己提高要求”。

有意思的是,每次我問這些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名次,無一例外全都是“我自己已經很滿意了”。可父母既不能看見、也不能接納一個對自己滿意的孩子。

家裡存在着一個“看不見的掃地僧”,像幽靈一樣,父母一直幻想着“ta應該的樣子”,看不見“ta現在的樣子”。這對孩子通常都是莫大的打擊。

03

開放心態,擁抱生活

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沉迷於努力的方向嗎?

那可不一定。多數人可能對所有方向都是淺嘗輒止的,沒有什麼能讓自己沉醉,最能調動興趣的還是生活享樂和看劇八卦。

但那也沒關係啊,大家的生活不都是這麼過的嗎?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能快樂享受生活也是一種天賦和沉醉。

如果成人能放過自己,爲什麼不能放過孩子呢?

我和我先生,都能看見自己和孩子兒時的差異。

我童年對讀書的沉迷,在兩個孩子身上都沒有,他們讀書就是一種忍耐,還需要伴隨獎勵。

我先生說:小時候我做有意思的數學題就是樂趣,這倆娃思路還行,但是完全沒有我小時候享受做題的樂趣。

於是我們就放過孩子。除了寫作業,其他就不要求了。如果考試沒考好,一定會說“沒關係的,爸爸媽媽對你已經很滿意了”。

爲什麼不能接受一個普普通通但熱愛生活的孩子呢?我跟很多青少年聊,他們也是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的:

她們對韓國女團舞有莫大的熱情,

她們對萌寵有旺盛的愛心,

他們對設定宏大的科幻遊戲有欣賞和投入,

他們對探索未知事物有天然的好奇,

她們對頭腦裡編故事有熱情,

她們對朋友關係和好人緣有自己的自豪。

如果你可以欣賞這一切,就可以看見每一個閃閃發光的孩子。

很多人談論“天賦與努力誰重要”,但常常誤解了二者的關係。真的天賦就等於真正的努力,不夠努力就等於不夠有天賦。

靠沉醉推動的努力,沒有上限,也不會讓人疲憊。靠毅力推動的努力,上限是身體和神經的耐受度,太久就疲憊而消耗。

如果你的孩子努力不是自發的享受,而是還需要父母引導、激發、督促、要求,那就知道天花板在哪裡,最好放下過高的預期,欣賞並擁抱一個普普通通的可愛的孩子。

除了自己沉醉於努力不可自拔,其餘的情況上限都差不多,父母不如少找一點麻煩,多愛一點孩子。

而我們也知道人生真正的成就如何得來。正如樊登所說的“迭代”:

做你一直願意做的事,一直一直一直一直做。

做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獎賞。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