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薦】2024,你還需要一臺相機嗎?

本文較長,建議先收藏再慢慢觀看。‍‍‍‍‍

完全個人主觀觀點,不喜隨意。

我一直是個喜歡拍新東西的人,不喜歡回顧和重複過往。但每隔一段時間,腦子裡還是會蹦出一些類似 “俯瞰” 的想法。那更像是一種沉澱後的思考,是從過去中尋找並探索未來的答案。

因此,我決定在 2024 年末,稍微回顧過去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裡,我所見、所用、所感受過的那些影像裝備。

我目前使用中的部分攝影裝備,‍‍‍‍‍‍‍‍

至於那個本子代表什麼,我會在文章結尾說明。

然後以個人角度出發,去梳理其中的脈絡,試着整理出一些規律,並非只給出某款機型“是否值得買”、“到底好不好用”的參考建議,而是也討論一些“爲什麼會這樣”的背後的東西。

並且,我依然會加入大量的作品來“稀釋”文章,避免太過枯燥乏味。

由佳能RF24-105mm F2.8拍攝

這支鏡頭不是今年發佈,但算是今年我測的第一支鏡頭。

那麼第一篇聊什麼呢?我想先聊聊相機,以及相機對應的鏡頭等產品。

我大概會通過下面這些關鍵詞來聊 2024 的攝影器材及其引起的思考(Gears & Thoughs):‍‍‍‍‍‍‍‍‍

全能,情緒價值,項目經理,濾鏡,國產鏡頭,AI……

其中濾鏡我會單獨寫一篇文章來討論,因爲它還涉及膠片和影像風格的討論。這篇文章,主要聊聊其它幾個關鍵詞。是不是和你預想的年終盤點不太一樣?那就對了~

序幕

關於相機的一些回憶

2024 年,我賣掉了 α7R IV、GFX100S,買了 α7R V、徠卡 SL2、松下 S9。買進賣出之間,不禁想起自己買第一臺相機的時候。‍‍

那大概是在 2008 年的時候,我買了第一臺單反相機 EOS 40D,隨後一步步走上自學攝影之路。那幾年也正好處於單反相機和卡片相機的黃金時期,人們尚不知微單/無反相機爲何物。彼時人在爭論的,還是數碼相機能不能取代膠片相機,多少萬像素能強過膠片的分辨率,而不是手機攝影能不能取代相機。

也是從那時起,我的拍攝裝備開始發生慢慢改變,按時間順序,大概是下面這樣的:

EOS 40D,松下LX3、EOS 5D Mark II、瑪米亞RZ67 II(膠片相機)、徠卡M、NEX-3N、α7R II、徠卡M Monochrom、EOS R5、α7R IV、GFX 50S、徠卡M10R、GFX100S、哈蘇500C(膠片相機)、Z8、α7R V、徠卡 SL2,松下 S9……(只計自己購買,不算評測機,膠片數碼都算,篇幅所限沒寫鏡頭)

其實今年用過的相機裡,印象最深的就是哈蘇907X 100C。

說這些並不是想說自己從業已久或炫耀用過很多設備,而是想通過自己在器材上的選擇,思考一下 “需求” 這件事。因爲就我個人而言,每一次買入或賣出設備,都反映了那段時間裡自己在拍攝上的需求變化。

比如在 EOS 5D Mark II 之後,我沒有買過任何一臺數碼單反相機(膠片單反除外哈~)。

我在2018年拍的創意圖片,單反標誌性的反光鏡箱和五棱鏡等零件灰飛煙滅。‍‍‍‍‍‍‍

爲了這次拍攝,我拆了一臺數碼單反相機。

而當索尼推出現在看依然非常小巧的微單相機 NEX-3 系列,當佳能推出全能的 EOS R5,在富士推出平民中畫幅無反,當索尼推出 6100 萬像素的 α7R IV,當尼康終於推出體積小一圈依然旗艦心的Z8,我都幾乎立刻就買了。

而大約從 α7R II 開始,我一直是手機與相機並用,都拍出了滿意的作品,並沒有發生誰取代誰的問題。

用OPPO手機在水下拍攝的照片

這張照片也出現在今年Paris Photo上,並在巴黎大皇宮裡展出。

從相機的選擇上,你會發現我從一開始希望相機更加輕便(相對畫幅而言),因而選擇 NEX、α 和 GFX,到後面會考慮連拍、畫質與視頻兼顧的綜合性能,因而選擇了 EOS R5、Z8 和 α7R V。並且我對相機的要求是畫質爲基礎,所以除非去非洲,我通常不太會考慮購買像 α9 系列和佳能 EOS-1 系列這樣的“速度機”。

在整個拍攝歷程中,我的拍攝題材也從婚禮、街頭、靜物/微距、風光、人像,拓展到活動(發佈會/演唱會)、動物、創意產品、體育(如馬術、衝浪、滑板)、航空(航展與火箭發射)和旅行等更多領域。

今年拍滑板時的連拍轉GIF

越來越多的不同題材,導致對器材的要求也變得更多、更高。而需求的變化,決定了選擇哪種機型。

最後購買徠卡 SL2 和松下 S9,則是爲了感受 Leica SL 系列的做工設計與 LUMIX Lab 的 LUT 系統。這在後面的文章裡也會提到。

當然我今年也用了一段時間SL3

說了這麼多,我還想告訴你的是,當我們聊某一年的相機產品時,不該只聊這一年的相機產品,而應該從過往的產品去分析趨勢,去看整個市場與用戶需求的變化。就像之後當我聊到手機成像風格的變化時,會聊小紅書的影響那樣。

就如同沒有人是孤立存在的,人總會與周圍一切產生聯繫,被過往經歷所影響,產品也是如此。

正篇開始~

Part I

“野蠻生長”的旗艦機,缺失的 “情緒價值”

對專業用戶 & 對普通用戶

2024 是奧運年,對傳統相機行業來說,是器材發佈的 “大年”,也就是會集中推出旗艦級機型的年份。‍‍‍‍‍‍‍

於是我們看到了趕在奧運前發佈的佳能EOS R1 和 EOS R5 Mark II,以及奧運後近 4 個月發佈的索尼α1 II……

索尼你確定不是看錯時間了?還是把 α1 系列當做《超凡蜘蛛俠3》來立項的?

圖片來自網絡,應該是飯制海報。

2024 年發佈的旗艦級相機給人一種無敵的存在感(其實還可以算上更早的尼康Z9和Z8)。而“御三家”(粉絲的戲稱,通常指佳能、尼康和索尼)旗艦級微單相機的這種存在感,首先來自於遠超單反時代的高速性能。

EOS R1的40張/秒,α1 II 和 EOS R5 Mark II 的30張/秒連拍。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這種高速性能往往能帶來初次體驗時的極致快感,就如同很多評測會“先聽聽連拍聲音”那樣。

借用下阿卓的圖,珠海航展上用EOS R1拍攝的飛行表演。

但對於真正的攝影師或者用戶來說,真正需要發揮全速性能,油門踩到底的,還是專業場景,比如奧運會和鳥類攝影。

我在去年買入尼康Z8和863的目的就是拍鳥和飛機

Z8雖不完美,但基本代表了旗艦級微單應達到的性能。

而對於大衆來說,在新鮮勁過後,會發現高速性能遠沒有智能體驗來得實際。

何爲“智能體驗”?

在我看來,是智能對焦、畫質優化和智能分享。也許未來還會增加,但目前讓我能想到的就是這幾項。

而目前的相機,無論旗艦級還是入門級,都在這三方面有所嘗試,但也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從好的方面來看,以佳能爲例,新一代的 EOS R1 和 EOS R5 Mark II 的確比前代產品(R1對比R3,R5 II對比R5)在對焦上有提升。它們幾乎都實現了攝影師可以不管對焦,而讓相機自己在整個畫面中去選擇焦點的體驗。

今年用EOS R5 Mark II連拍的馬術練習

基本不用考慮對焦,因爲相機可以自己搞定。

這意味着專業攝影師不需要將精力和時間浪費在選擇焦點上,而業餘用戶則減少了學習成本。

當然,對於專業攝影師來說,可能還需要對相機的對焦設定做一些針對性的調整,以適應不同的拍攝類別。比如馬術比賽的設定,就會與籃球比賽有所不同。所以佳能單獨出了一本關於 EOS R1 對焦指南的小白皮書。

經常購買R1的朋友可以掃碼看看~

對焦的智能化其實是從很多年前就開始進行了的,從曾經的奧林巴斯的人臉識別,到後來“御三家”的人眼、人體部位、人體姿態、鳥眼、車輛、航空器等等主體識別,技術層面上已經愈發成熟。

也只有當對焦智能化達到如今的程度時,前面所說的高速連拍性能纔有意義。否則 1 秒鐘的 40 張照片裡只有幾張眼睛是實的,顯然是不能令人滿意的。

“ 所謂智能對焦,其實可以等同於‘不用去管對焦’,正如那句:‘最好的設計,就是沒有設計。’ ”

穿過層層遮擋,對焦到火烈鳥的眼睛上。

鳥眼識別對焦是這幾年相機對焦技術的標誌性進步之一。

就像上面那張照片,就是今年在換了有鳥眼識別的索尼 α7R V 後,裝上唯卓仕 135mm F1.8 拍的。這種全開光圈景深極淺的鏡頭,最考驗相機的對焦性能。

如果你是一個入門小白,想選購一臺新的相機或是嘗試大光圈鏡頭,那麼這兩年的機型顯然更加推薦。因爲你可以不用學習怎麼對焦,只需要選好被攝對象是人、動物還是別的什麼就好了。

另一張使用佳能RF135 1.8L拍的照片,

同樣可以感受到極致淺景深的魅力。‍‍‍‍‍‍

與對焦方面的巨大提升相比,剛剛提到的智能體驗中的畫質優化和同步分享則仍處於懵懂階段,或者可以叫未完成階段。

這集中體現在雖然有了如佳能一樣的機內神經網絡降噪與高分辨率放大功能,但是受限於相機本身的操作邏輯與機內芯片的處理能力,這一體驗的效率並不算高。甚至在菜單中,它們的位置都不是那麼明顯。

正在進行機內高分辨率放大的EOS R5 Mark II

當時拍攝的是冰島的Puffin,當處理照片多了後,等待時間還是很久的。

我過去曾在一次與佳能中國的高層聊 EOS-1D X Mark III 時(我實在不想說是會談,雖然實際上確實是外交會議一樣的桌對面開會……),問過對方一個問題:“關於像素,如果是手機廠商會怎麼做?”

這一問題如今同樣也可以被問在剛剛所述的兩項機內功能上。對此,我的判斷是:

“ 如果是手機廠商,

一定會將神經網絡降噪和高分辨率放大兩個新且實用的功能,放在回放界面或菜單中的更顯著的位置上。

也一定會對選照片的界面,相機屏幕尺寸的擴大,按鍵交互邏輯等方面做出更多優化。”

這是關於畫質優化的思考,我覺得相機如今開了一個好頭,但顯然未來路還很長。

EOS R5 Mark II機內神經網絡降噪的效果相當不錯‍

再來說說智能分享。

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不論哪家相機廠商,在將照片傳輸到手機這件事上依然還是比較繁瑣而不夠優雅的。App 的交互、UI 與效率上,相對做的比較好的反而是徠卡和哈蘇,而不是以技術黑科技聞名的日系品牌。

左:Leica FOTOS,右:Phocus 2。

論簡潔優雅,甚至功能徠卡與哈蘇的App都做得更好。

當然你可能會說因爲徠卡和哈蘇的功能本身就少,所以好做。但實際上我也並不需要一臺相機在和手機連接時有什麼誇張的炫酷功能。我只希望它做到 4 件事:快捷地連接、便捷的瀏覽與選圖操作、優雅簡潔的界面、好看的水印。

其中,快速連接做得還算不錯,多數 App 在連接完一次相機後,都能在界面中找到這臺相機而不必走完所有連接流程。不過在用戶較多,信號塞車的場景裡,如果能有基於 NFC 和藍牙的一碰連接,或許還能更好。

而在瀏覽和選圖方面,不同品牌的 App 則差異較大。我希望的便捷操作不僅是指能快速的傳輸或瀏覽照片,還有更智能的篩選機制。

手機相冊中的連拍選圖界面‍‍

比如對於連拍和預拍攝的海量照片,可以進行近似手機上連拍那樣的分組顯示,選中的再傳輸。或是智能剔除掉模糊的照片,減少工作量。

當照片較多時,如何快速將數據傳輸至手機,是否能與有線連接相結合,我覺得都還是有優化空間的(畢竟手機上都是 USB-C 接口了)。‍‍‍‍‍‍‍‍‍‍

在分照片時,如果再有類似蘋果 iPhone 之間那樣的一碰連接與動畫效果(這一點甚至安卓與蘋果間都能做到了),應該能在分享效率和交互體驗上更上一個臺階。

而關於界面的設計和水印,恐怕就真的需要相機品牌多聘請一些優秀的字體和 UI 設計人員,而不只是工程師了。

“ 這部分提手機較多,是因爲在交互方面手機確實走在了前面。”

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哈蘇的 Phocus 2 支持了簽名水印功能,進一步提升了一臺相機、一個 App 所能帶給用戶的情緒價值。‍

是啊,情緒價值,2024 最熱的流行詞之一,也正是多數日系品牌所缺失的。

儘管在相機功能方面他們通常能做得滴水不漏,但在情緒價值方面,卻似乎非常冷漠(富士和理光稍好)。

情緒價值的最重要體現,還有相機的外觀設計。無論是愈發扁平化的 EOS R 系列,還是很懂節約開模成本的索尼 α 系列,相較於兩個品牌在上個世紀末到千禧年前後的相機或電子產品設計,在美感、創造力和想象力方面都相差太多。

我依然記得第一次看到 EOS IXE 時的震驚,與佳能橘子相機的可愛,還有索尼 Walkman 的優雅。

我自己收集的幾臺另類佳能相機

它們大多誕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

這些產品會讓你覺得一臺設備不僅僅是電路、塑料與金屬,還有設計者的巧思與對用戶的關懷。在我看來,這纔是完整的產品,而不是隻追求功能,而放棄美感的工具。

我的 α7R V,“改造”之後是不是好看多了~

很多攝影師和愛好者都和我一樣,喜歡給相機貼個 膜。

不光是爲了保護,更爲了那經典的美感。

好的產品就是可以帶來“情緒價值”的。而如今性能最好的日系相機們,則大多沒有這樣的價值,甚至專業攝影師在不拍 “活兒” 的時候,根本不想碰它們,更何況普通用戶了。

我認識的很多攝影師都是如此,工作時用佳能、索尼,自己平時拍作品或拍着玩的時候用徠卡、哈蘇。

徠卡、轉接、復古,是很多攝影師的最愛,

哪怕是比較新的SL系列,拿到手中就會明白它爲什麼比松下貴。‍‍‍

徠卡Q3的背面,所有按鍵與窗口都按一橫一豎兩條線排布,‍‍‍‍‍

甚至右側按鍵、凹槽與快門按鈕都在同一線上。

富士X100V的背面,快門、取景器、按鈕的排布就凌亂了很多。‍‍‍‍‍

顯然這並非產品的性能問題,而是涉及到設計、美學等理念問題。換一個角度考慮,也可以歸納爲一個產品在立項時,甚至立項之前的公司文化問題。

這也不是研發人員的工作範疇,而是項目經理與品牌高層的職能範疇。

於是聊到這裡,恰好就引出了下一部分的核心討論點 ——相機廠商,到底有沒有合格的項目經理?

Part II

“既要,又要” 的時代

更全能的入門機 & 脫節的項目經理‍‍‍‍‍‍‍‍‍

相機市場的整體趨勢越來越小,越來越拼不過手機,原因並不在技術層面,而是對於技術的理解與應用層面。

手機行業會出現喬布斯這樣的人物,而相機行業則沒有,未來很可能也不會有。

過時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以爲過時的東西,現實卻沒有實現。

原因在於競爭,也在於身份。

喬布斯並不是技術的發明者,也不參與具體的產品開發(俗稱擰螺絲)。他是一個產品經理,一個有着前瞻性和人文關懷,懂用戶需求的超級產品經理(或者叫項目經理/項目負責人)。

在我看來,

“ 節奏緩慢、缺少與用戶間實質性的溝通和交流、缺少對未來產品方向的把握、缺少人文精神,

正是如今相機廠商,乃至多數影像品牌(不分國內外)所欠缺的。”

舉一個例子,在 2024 年,松下推出了緊湊而略帶復古造型的全畫幅微單相機 LUMIX S9。

剛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和朋友剛好在巴西拍攝,距離祖國非常遙遠——這讓我們覺得就算想買也一時買不到。

官網上的 S9 圖片,確實顏值誘人(雖然一眼建模)。

但有一點我們很一致,那就是我們都覺得這個相機的造型很漂亮,全畫幅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可以用來轉接老鏡頭,或是用現有豐富的 L 卡口鏡頭羣。

但隨着後續消息的到來,我們對這臺相機的熱情直接降到了冰點 —— 這是一臺沒有機械快門、沒有熱靴(無電子觸點),且使用的還是略顯老舊的 2400 萬像素 CMOS 的相機。

這意味着可能出現的果凍效應、自動對焦性能不夠好、無法使用閃光燈、燈光光源下的條紋等問題。

追隨拍攝時,背景建築像被風吹了一樣向右歪斜,

也就是出現了果凍效應。

其實松下 S9 並非第一臺採用完全電子快門的相機。在它之前,有同樣問題種種的適馬 fp,也有基本解決了電子快門問題的尼康 Z9 和 Z8。‍‍‍‍‍‍‍‍‍‍‍‍‍‍‍‍

松下 S9 的問題在於,它在沒有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出於成本控制的考慮選擇了舊型 CMOS,將拍出問題照片的風險丟給了用戶。而不是像尼康、索尼和佳能那樣,要麼解決了電子快門下的果凍效應,要麼保留了機械快門。

Dpreview 上的果凍效應測試,不是最糟的,但也不是沒有。‍‍

S9 的問題根源還出在產品定位上,也就是在低成本下還想做到 “既要,又要”。

“ 它既想要成爲一臺隨身相機,又想要成爲一臺視頻拍攝機;

可它既缺少拍照必備的機械快門,視頻規格又不算很高;‍

它既想要成爲富士那樣外形復古的網紅機型,又想通過 LUT 系統玩出新花樣;

可它既缺少像徠卡 M 和富士 X 系列那樣的類似旁軸相機取景器,復古不夠徹底, 又缺乏與之匹配的推廣宣傳與用戶基數,LUT 的聲量微乎其微……”

這樣的 “既要又要”,結果自然是兩邊都沒做好……這就是項目經理的責任了。‍

論復古,松下 S9 比真正的經典旁軸相機又差了一些,

這還是在我自己配了銀色L板之後的效果。

總之,我無法想象這是一臺在 2024 年推出的相機。因爲像電子快門的問題,5 年前推出的適馬 fp 就已經暴露了,松下並非沒有前車之鑑。更何況那個機頂冷靴在佳能、索尼都推出多功能熱靴的當下顯得格格不入,甚至與視頻機的理念背道而馳……

“ 人類從歷史裡學到的唯一教訓,

就是人類學不到任何教訓 。”‍

當然,並非所有面向入門用戶的機型都這麼不長腦子。比如尼康 Z50II 和富士 X-M5 就非常聰明,它們都堪稱是全能型的 APS-C 入門級機型,一方面在對焦和連拍方面用上了自家在該級別所能做的最好的配置,連拍速度都達到了 30 張/秒(JPG)並支持預拍攝,另一方面又都順應了當下最廣大用戶羣體對於直出色彩的需求。

尼康Z50II與尼康雲創,其邏輯與松下LUMIX Lab相似,

但機身性能要更加成熟。

從這方面看,它們雖然入門,卻又都是全能的(當然我希望也快點更新下 Zfc 吧~)。所以要做 “既要又要” 的相機 OK,應該思考下下面這句話:‍

“ ‘既要、又要’ 的前提是過硬的技術, 而不是成本 。”

何況在設計上,尼康Z50II上有一個一鍵訪問的優化校準按鈕,而富士 X-M5 甚至設計了一個獨立的膠片模擬轉盤。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它們的功能優勢。

雖然對焦、機身做工和按鍵手感依然拉胯,

但有些方面富士還是做的不錯的。

濾鏡,或者說色彩風格,也是過去幾年席捲相機與手機圈的熱門概念。關於這一點,正是接下來要聊的 2024 年相機類產品的一大趨勢 —— 濾鏡的系統化。

Part III

從濾鏡,到濾鏡系統

變革中的相機 & 變革中的使用習慣

在前幾年,如果說不懂濾鏡或不用濾鏡還有理由,比如繁瑣、影響拍攝效率、損失後期空間和畫質。那麼在 2024 年,這些理由要麼已經不存在,要麼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可以被濾鏡所帶來的受益所抵消。

這也是爲什麼在 2024 年,松下通過 S9,尼康通過 Z6III,徠卡通過 SL3/Q3 系列加入到了這場色彩大戰之中。

徠卡Q3 43與Leica FOTOS

並且這三個品牌的機型還都是通過與各自品牌的移動端 App 相連時進行色彩方案的導入或分享,雖然其中細節不同,但整個邏輯頗爲神似。

也正是因爲對 LUT 系統的好奇,驅使我買了松下 S9,儘管我知道這臺相機可能很糟糕,並且我未來一定會賣掉它……不論如何,S9 加上之前買的 X-T4 和使用了相當一段時間徠卡的 SL3,我也算是實際用過了三種主要的色彩風格體系,也就是:

· 機身內置,無法增減膠片模擬種類+選項微調(富士)‍

· 連接App下載預設+濃度控制(徠卡)

· 連接App上傳分享/下載傳輸可用於照片或視頻的LUT(松下等)

先聊下它們的拍攝效果。

儘管同爲模擬膠片風格,但徠卡給出的色彩方案與富士完全不同 —— 既帶有鮮明膠片感而讓我想到 M typ240 時代的色彩傾向的 CLS(Classic),又包含了不同於富士的更爲現代的高對比+高飽和風格 ETN(Eternal)。

徠卡的ETN風格色彩極爲鮮明濃郁

徠卡CLS風格非常有膠片的年代感

當然還有模仿古典藍曬工藝的的 Blue(BLU)、泛黃的 Sepia(SEP)和另一種類膠片感的 Chrome(CHR)同樣令我印象深刻。

目前,這一套 7 種 Leica Looks 只能用於 SL3、Q3 和 Q3 43 上,其它型號無法使用。這讓我頗感意外,因爲在我看來它們對於機內處理的壓力並不大。甚至換個角度想,即使對於機內處理壓力很大,會導致諸如連拍、回放變慢等問題,也是值得的。

而在我看來,最該搭載這套風格的應該是徠卡的 M 系列,畢竟在 2024 年裡,徠卡推出了 M11-D 這款獨特的 M 機型。而 M 系列不僅是徠卡的 “基本盤”,也是整個徠卡相機系統裡與膠片時代聯繫最爲密切,最具 “傳承感” 的……

不過,就在我寫完上面這段的第二天,徠卡推送了最新版的 Leica FOTOS,實現了對 JPG 照片加載濾鏡的功能。‍‍

我簡單試了下,發現以前導入的 TL2 的 JPG 都可以被應用所有的 Leica Looks,M10-R 的 JPG 也是。這次更新雖然還不能讓老機型直接使用新濾鏡,但算是很接近的一種補救,畢竟相機中的照片本來也要導入手機。

這就涉及到濾鏡或膠片模擬的增減問題了,這也是上述三種系統中,我覺得松下做得最好的原因所在。因爲它不僅可以通過手機向相機傳輸 LUT(你可以近似理解爲可同時用於照片和視頻的濾鏡),還可以自己編輯和創建 LUT 並分享給別人。

因此就交互和分享來說,松下走在了前面。這一點尼康應該也類似,只不過我還沒用過 Z6III,所以我很希望有一天尼康能給我的 Z8 也加上這一功能……吧。

當然,與手機相比,相機領域的濾鏡進化還是顯得慢了一些。篇幅所限,未來我會用單獨一篇文章或視頻來聊聊手機與相機上的濾鏡效果。討論它們從理念上到實際使用時的諸多差異,以及背後體現的交互邏輯與對攝影帶來的影響。

總之,在 2024 年裡,除了佳能,其它品牌幾乎都在機內內置了或模擬膠片或模擬古典工藝或 LUT 的功能,簡單粗暴一點總結,也就是都實現了濾鏡化。

說起來我總覺得EOS R5 Mark II的直出畫面

要比R5在色彩和對比度上都要明顯強。

當然,這可能也是因爲海南的天氣更好吧……

注:當然佳能機內本身也有各種風格可以選用,只是與此處討論的模仿膠片或古典工藝的效果還是很不一樣的。

聊完機身,下面該來聊聊鏡頭了。

Part IV‍

鏡頭:國產的積習,RF的希望

逐步開放與彎道超車 & 低價路線與高端大旗

2024 年攝影鏡頭,給我一種日系鏡頭漸回正軌,國產鏡頭喜憂參半的感覺。

先聊國產。

我很開心的看到國產鏡頭的天花板又提高了不少。從新年伊始的老蛙 AF 10mm F2.8,到下半年的唯卓仕 AF 135mm F1.8 Lab FE,前者是老蛙首支 AF 鏡頭,並且在焦距和光圈規格上都做到了創新;後者則在畫質方面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媲美原廠同規格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唯卓仕 AF 135mm F1.8 Lab FE 的意義不僅在畫質方面挑戰了原廠,還在對焦馬達上有所突破。HyperVCM 音圈馬達的使用,擺脫了絕大多數國產鏡頭只能用 STM 馬達的尷尬,看齊了日系品牌。

(參考2024年佳能最新的RF24L、35L和50L都用的是VCM馬達,此外尼康428之類的大炮裡也有用到VCM)。

唯卓仕的自研HyperVCM 音圈馬達示意圖

同時雙浮動對焦也讓近攝畫質得到了保證,讓畫質沒有在近距離降低,可以說在保證畫質方面思考得非常周全。

唯卓仕135mm F1.8的近攝畫質非常出色

國產鏡頭中,目前似乎只有唯卓仕擁有清晰的產品線與路線圖。通過 Pro、Lab 產品線探索高端,通過 Air 產品線給入門用戶實惠,通過 AF 28mm F4.5 證明自己可以做到與衆不同。

28Chip的獨特性與可玩性很強

唯卓仕 AF 135mm F1.8 Lab 的出現,讓我的心情彷彿回到了當年看《流浪地球》的時候。只不過後來《流浪地球》打開的國產科幻大門,又被《上海堡壘》給關上了,今年甚至又被《749局》在門上加了一道鎖……

而對於國產鏡頭,我不願看到的是一衆廉價和跟風式產品的問世。它們很便宜,但讓我毫無購買嘗試的慾望(儘管我可能會爲了驗證它們的素質而不得不買幾個試試)。‍‍‍‍‍‍

Lab與Air兩個類別構成了唯卓仕清晰的產品線‍‍‍‍‍‍‍‍‍‍

這樣的高低覆蓋和規劃也是其它國產品牌目前欠缺的

當然從好的一面說,這些廉價國產鏡頭也都具備 AF 功能,算是豐富了國產自定化鏡頭羣的規模。但在光學素質、對焦技術和功能上,我卻看不到什麼創新與自我挑戰。

如果僅僅是走模仿加拼價格的套路,那麼這條路的盡頭是什麼?早在膠片時代就被海鷗、鳳凰等國產相機品牌驗證過了。

當年無論型號外觀如何變,

內核都是美能達的海鷗相機……(圖片來自網絡)

而且都 2024 年了,我們居然還能見到某國產鏡頭品牌擦(chao)邊(xi)某知名德系品牌 logo 的現象出現,你敢信麼?(怕被惡人先告狀,就不放圖和點名了,大家搜搜就知道了)

所謂積習難改,國產鏡頭品牌的積習,我倒是真的希望能改一改。免得像前面提到的松下 S9 一樣,一腳油門,駛向前輩翻過車的溝裡。

過去幾年裡,我們對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彎道超車感到自豪。但要想在鏡頭領域也復刻這一點,恐怕一方面要繼續積累技術和實力,追上相比國外品牌幾十年的設計與製造差距,另一方面,品牌理念的現代化也至關重要,沒有好的方向的努力,就只是搞笑罷了。

說完國產,再聊聊日系。

在 2024 年的日系鏡頭,同樣透着一股“全能”的味道,也就是焦段、光圈、拍照、視頻全都要。

比如,一方面適馬開始製造諸如 28-105mm F2.8 和 28-45mm F1.8 這樣的 “超規” 鏡頭,主打常用焦段也有大光圈,實現接近定焦鏡頭的淺景深效果。

還有一些規格拓展上沒那麼激進,但也比之前更加實用的鏡頭,如騰龍的 50-400(Z口是2024年發佈的)。‍‍‍

用騰龍50-400拍攝的卡皮巴拉

另一方面,各品牌也在繼續進行着 “瘦身” 之旅。比如尼康 Z 卡口的 35mm F1.4 和 50mm F1.4 走的就是與單反時代不同的輕巧加平價的路線,同時兼顧視頻拍攝性能。

而且,“超規” 與 “瘦身” 有時是同時進行的,就像索尼的 FE 28-70mm F2 GM 那樣。

論綜合素質,特別是體積重量控制,日系鏡頭依然優勢明顯。

鏡頭在高素質前提下的輕量化,也是目前國產鏡頭相比於日系鏡頭的最大差距之一,這一點在唯卓仕 135mm F1.8 上體現得最爲明顯 —— 這支國產鏡頭在畫質方面非常出色,但代價則是重量比日系同規格鏡頭重了很多。

在 2024 年裡,剛剛提到的視頻拍攝需求,同樣給攝影鏡頭帶了了不小的影響。

這從佳能推出的 24、35、50 混合鏡頭就能看出。這三支 F1.4 L 級鏡頭擁有幾乎相同的外形尺寸和重量,並都有過去多數 L 鏡頭所沒有的適合視頻拍攝操控的光圈環,它們的定位就是兼顧拍照與視頻的。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一些負責搞笑的產品,比如松下的 MF 26mm F8,它像是爲 S9 匆匆推出的半成品,也像是挑戰用戶智商的。

感謝松下,讓唯卓仕 AF 28mm F4.5 成爲了少數國產碾壓日系的鏡頭:同樣全畫幅,AF VS MF,F4.5 VS F8,8芒星芒 VS 無特別設計,439元 VS 1499元(發售價)……其實松下無論光學設計還是產品製造能力,在日系中都處於較高水準(比如給某某和某某頂級歐洲品牌代工)。

唯卓仕28Chip的星芒設計提升了可玩性,‍‍‍

更何況它還支持AF,價格也非常便宜。‍

可見松下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一言蔽之,“大公司病” 吧。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當國產鏡頭具有足夠的豐富程度和積累時,對用戶來說是多麼值得慶幸的事情。

不過整體來看,2024 年的日系鏡頭依舊強大,既有適馬 50mm F1.2 這樣媲美原廠的頂級產品,也有前面提過的尼康 35 1.4 和 50 1.4 這樣的平價化輕量級產品;既有尼康 28-400 這樣超越過去的大變焦產品,也有可使用增倍鏡的佳能 RF70-200mm F2.8 L IS USM Z 這樣的 “迴歸正軌” 之作……

一張圖看哭老RF70-200 2.8用戶……‍‍‍‍

對了,還有一件不可忽略的事情,那就是逐步開放的佳能 RF 卡口。

目前適馬、騰龍和森養都推出了 APS-C 畫幅的自動對焦 RF 鏡頭(福倫達推出過的那些 MF 暫時不考慮,因爲我覺得對 EOS R 系統來說 AF 是必備的)。而由於卡口規格這件事的話語權始終掌握在日系和德系品牌手中,所以諸如唯卓仕、銘匠、永諾、思銳、美科和老蛙等擁有 AF 技術的過程品牌,暫時還難有動作。

必須承認的是,卡口規則的制定是目前德系和日系品牌的核心優勢,也是歷史造成的結果,要想改變並不容易。而卡口的影響還不僅限於能否推出相應鏡頭,想要使用機內校正,進而縮減鏡頭體積和重量,也要依賴於卡口的授權。

嗯……就聊到這吧。

其實對於日系鏡頭和相機,我還有不少靈感與想法。比如過去我曾經繪製過的相機設想圖,比如一些鏡頭規格的討論。但如今有些想法我覺得已經沒必要說出來了,因爲好的想法,我想留給國產。

Part V‍

那麼,你還需要相機嗎?

聊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手機了……但是篇幅所限,這部分我不想說太多,2024 年的手機我會單獨寫一篇文章來聊。這裡我想聊的是當手機具備了一些新功能和趨勢後,對相機的影響。

相機與手機,繞不開的對手與爭論。‍‍‍‍‍‍‍‍‍‍

前提1:這部分同樣屬於討論,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論,如有不同見解,很正常,也歡迎理性討論。

前提2:這些手機具備的新功能和趨勢,是基於 2024 年的新一代手機的。

好,首先一點,2024 年下半年的手機普遍具備了更好的抓拍能力 —— OPPO Find X8 系列的無影抓拍,vivo X200系列的抓拍模式,抓拍還是 iPhone 系列一直擅長的;

更強的微距和人像模式抓拍能力 —— vivo X200 Pro 系列,vivo X100 Ultra;

逆光、動作、髮絲、虛化……這就是難度極高的人像模式抓拍。

更好的人像效果(人物影調、背景虛化模擬與髮絲級摳圖) —— OPPO Find X8 系列,vivo X200 Pro 系列,小米14 Ultra(摳圖稍遜);

更好的長焦畫質—— OPPO Find X7 Ultra,Find X8 系列,vivo X100 Ultra,vivo X200 Pro 系列。

歸納一下,就是抓拍、微距、人像、長焦。

你發現了嗎?這正是往年人們對比手機與相機時,手機明顯比不過相機的地方 —— 在 2024 年裡,這些原本的短板都得到了極大地加強。

就像在 2016 年我去肯尼亞拍攝時,不僅會帶 100-400 和 800 5.6 這樣的長焦、超長焦,還帶了一支 100mm 2.8 微距,因爲會去雨林拍攝,會拍花、昆蟲和意想不到的東西。

但如今,手機上的微距已經非常出色,再讓我去非洲的話,我恐怕就不會帶百微了。

甚至vivo摺疊屏手機的微距都很強‍‍

上面說的還是針對 “去非洲拍攝” 這樣的專業之旅而言,對多數人來說,人像和日常生活中的多數拍攝需求,手機也都能滿足了。

留給相機的優勢空間越來越小,思來想去,回顧 2024 年裡我在冰島的風光拍攝、在海南的運動題材拍攝、在珠海航展的航空拍攝,以及我擅長的產品創意拍攝,我覺得相機的優勢是下面這些,或者說,在面對下面這些場景或用途時,我會傾向於選擇相機。

1 極致的畫質細節追求

如專業要求的風光、產品/微距、人像

放大觀看照片細節,相機比手機的細節、質感、影調、景深、氛圍、色彩過渡等等方面還是要更優的。這源自相機更大尺寸的傳感器與 RAW 格式文件的巨大後期空間(這在下一部分還會提到)。

EOS R5 Mark II 多張堆棧效果

EOS R5 Mark II拍攝

100% 局部放大:‍‍‍‍

哈蘇X2D+90V拍攝‍‍

100% 局部放大:

儘管這幾年手機通過計算攝影與 AI 技術,在寬容度、純淨度和細節方面追上甚至部分趕超,但對於專業用途,特別是當涉及到需要大幅面輸出(如畫冊和影展)時,相機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手機夠用,但不夠好。

2 極致的動態捕捉追求

如體育、動物、微觀創意(如水滴瞬間)等

正如我在拍攝衝浪、滑板、馬術和航展時遇到的情況那樣,相機在追蹤主體(特別是眼部)的連續對焦、超高速連拍和超高速連拍得到的每一張照片的畫質等方面依然擁有相對於手機的巨大優勢。

儘管像 OPPO 的無影抓拍開始強化抓拍畫質,但在速度和絕對畫質方面還是與相機有差距。手機的傳感器技術與算法的組合很強,但還無法抹平與相機傳感器和同樣有 AI 加持的相機對焦算法之間的差距。

3 極致的人像散景/專業布光追求

如專業人像與創意產品拍攝(彩煙就必須使用閃光燈來定格)

儘管 2024 年手機在人像模式上有巨大提升,特別是人像模式下的抓拍能力、人物髮絲邊緣的過渡與焦外漸進式虛化的過渡等方面有明顯提升,但與相機依然有所差距,特別是在連續拍攝的時候。

在我看來,手機人像的優勢更多體現在對人物的一站式處理上,也就是基本不怎麼需要修片,甚至拍攝時不用調節曝光。相比之下,和剛剛的動態捕捉場景相似,相機擁有每一張照片都絕對精準合焦,焦外虛化都絕對自然,邊緣過渡都絕對正確的優勢。

哈蘇X2D+90V拍攝的人像特寫

當然,這建立在一臺像佳能 EOS R5、尼康 Zf 和索尼 α7C II 等擁有極強 AF 性能,同時鏡頭又是比較強悍的前提之下的(如 50mm F1.2、85mm F1.2/F1.4、135mm F1.8這樣的頂級鏡頭)。對焦拉胯的機型如某F家就會打折扣……

另一方面,目前只有 iPhone 和相機支持無線引閃(以 Profoto 的閃光燈爲參照),而 iPhone 又無法在引閃的同時使用人像虛化,這就意味着專業的閃光人像拍攝依然是相機的天下。在光質、凝固性能和塑光附件的豐富度上,相機系統擁有手機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

使用Profoto A2+C1 Plus閃光拍攝的手機產品圖

只有閃光才能凝固運動的彩煙

使用Profoto A2+OCF八角柔光箱

閃光拍攝的唯卓仕135 F1.8時人像樣張

4 極致的長焦望遠/超廣弱光追求

如深空、星野、極光、航空航天、動物等

這幾個題材其實也屬於 “既要,也要” 的種類,也就是既需要焦距,也需要大光圈和高速對焦;既需要超廣的視角,也需要超大光圈的進光量。

稍微展開聊下。

當我在文昌拍攝火箭發射,當我在珠海拍攝飛行表演,當我在肯尼亞拍攝獅子,800mm 都是我會選擇的鏡頭,極致的超長焦畫質結合強悍的連拍對焦性能,同樣是相機的優勢項目。而手機受限於體積,儘管在 2024 年依靠 AI 的進步讓超長焦畫質有所提升,但依然無法撼動相機的長焦領先地位。

珠海航展上拍攝的SU57起飛時的馬赫環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焦距的另一端 —— 超廣角/魚眼端。

在拍攝星野題材時,只有相機鏡頭可以實現焦距與大光圈的結合,同時依靠大尺寸傳感器獲得極佳的光線收集能力。

而目前尚沒有任何一款手機的超廣角攝像頭在規格和拍攝效果上,能與全畫幅相機搭配 14mm F1.4/F1.8、16mm F1.8 甚至 16-35mm F2.8 時的星野拍攝能力相比。

在冰島拍攝的火山與極光同框,論純淨度和細節還是要看相機的圖。

梳理了相機相比手機的優勢,實際上我們也就回答了一開始提出的那個問題:“你還需要相機嗎?”

“ 如果你需要上述四方面的拍攝,或者希望嘗試這些拍攝題材和對象,那麼一臺相機依然是你值得考慮的。 ”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因素我們還沒討論,那就是價格。

因爲儘管相機在諸多專業領域依然有統治級的實力,但這也意味着你需要付出大量的金錢去購買專業的機身和專業的鏡頭。正如我在拍攝馬術時,邊上的教練問我這套組合(EOS R5 Mark II和RF70-200mm F2.8L)的價格。我說出機身價格在兩萬五六時,教練轉頭對邊上的另一個教練說:“你看,這可不是一般設備能搞定的吧。”

同樣的情節也發生在我拍攝航展的時候,邊上有一對夫婦(或男女朋友吧,我沒問那麼細),聽到我的機身價格就覺得很貴了,然後聽說 RF200-800 也要一萬多時更是覺得誇張。

雖然隨後我解釋了下其實對一般人來說 RF100-400 拍攝航展也足夠用,日常更是很多小巧的定焦可以選,但他們顯然已經有點被之前說的價格嚇到了。

實際上對多數家庭用戶來說,一支國產定焦鏡頭加上 R8、Z6、α7 甚至松下 S9 這樣的入門級全畫幅相機組合就夠了。或者 APS-C 畫幅的機型也完全夠用。

所以你看,當涉及到價格時,“是否需要一臺相機” 的答案又會因不同用戶的預算而發生變化。這就是世界的複雜性,現實生活可沒有考試試卷那樣什麼題都有一個標準答案。

不過話說回來,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以及從樂趣的角度來說,我倒是認爲沒必要非要在手機與相機之間做一個選擇,而是可以相互結合,取長補短。

在珠海航展上,我在相機上架了手機去拍視頻。‍‍‍

此外,還可以平時用手機拍日常,需要專業拍攝時去蘭拓這樣的器材租賃機構租一套專業設備,也是不錯的。

所以攝影其實是一件很靈活而快樂的事情,我們可以有很多種選擇,而沒有必要只走其中一條路。

Part VI

2025,用 AI,還是怕 AI ?

最後聊聊 AI,影響我選擇相機的一個“隱性參數”。

在 2024 年裡,我賣掉了α7R IV,購買了 α7R V,原因是後者擁有AI 對焦;

在 2024 年裡,我用 EOS R5 Mark II 用得很開心,因爲可以在機內使用基於 AI 技術的機內神經網絡降噪和高分辨率放大功能,讓照片更加純淨,或是將單張 RAW 照片的輸出像素直接提升至 1.79 億;

在 2024 年裡,我在拍攝高速戰鬥機時,可以放心使用 ISO800 或更高的感光度,因爲我知道ACR裡的AI 降噪非常好用;

在 2024 年裡,我還看到從早前的徠卡 M11-P 到佳能宣佈的 EOS R1 未來新固件,都強調會加入C2PA (內容來源與真實性聯盟),也就是告訴你一張照片是否經過了編輯修改。順便一提,手機品牌中的 vivo 也加入了這一聯盟。

徠卡M11-P

可以說,在攝影領域

“人類既不停的利用 AI 實現更多更好的功能,又處處提防 AI 可能帶來的法律和倫理風險。”

在社交網絡上,你已經能看到大量 AI 生成的圖像與視頻,被大量轉發和討論,而這一過程中甚至很多人並未意識到所看的內容 AI 生成的。

或是爲了噱頭,或是爲了流量,或是出於降低成本,一些雜誌、自媒體和個人也開始使用 AI 生成的作品作爲封面或配圖。你見到的內容未必像過去那樣,絕對來自真實的拍攝。

使用AI生成照片作爲封面的《大衆攝影》2023年5月刊

(圖片來自網絡)

人們愛着 AI,也懼怕着 AI,利用 AI 創造着更好的體驗與生活,又擔心 AI 哪一天顛覆了我們的三觀與世界。

這種矛盾或許依然將會持續很久,不僅僅限於攝影這一個領域。但或許人們對於 AI 的矛盾,會在攝影中會被集中體現出來。因爲 AI 在圖形算法方面的運用最容易被人們感知到,也最容易被傳播出去。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個有趣的時代,充滿了各種可能性與挑戰。

我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是像《終結者》或《沙丘》那樣,人類與 AI 終有一戰;還是像阿西莫夫的作品裡那樣,人類與 AI 可以達到一種相對和諧的狀態。

最近《沙丘》衍生劇《沙丘:預言》的 故事背景

就設置在人類與AI大戰之後,AI被全面禁止。

人們對於未知與不可預測的事物,始終抱有一種恐懼感和將其毀滅的衝動,但人類自己卻恰恰是這種未知與不可預測的產物 —— 就像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到大的成長那樣。

“ 所以對於 AI,我倒是很樂於與其一同成長、生活,就如同我現在與自己的兒女一同成長、生活那樣。”

哈哈,似乎有點說遠了。回到攝影器材領域,我覺得 2025 年應該會看到 AI 對於相機和編輯軟件的進一步加強,我們將會從中獲得很多受益,但也應該警惕社交網絡上的 AI 生成圖像。

但我倒是覺得不必悲觀,正如《壯志凌雲2》裡的那句臺詞:“It’s not the plane,it’s the pilot.”

攝影是人,而非設備。

“ 正如記錄在我隨身筆記本里的那些靈感,

是任何相機、AI 也無法做到的。”

後記

之一

到這裡,這篇關於攝影器材的盤點就聊得差不多了,是不是與你想象中的傳統器材盤點有很大不同?

其實還有很多沒有聊到的,比如關於 α9 III 上的全域快門。我本來以爲會在 2024 年見到更多使用這一技術的相機,但結果並沒有。事實上這一年當中幾乎所以的新一代相機,都在沿用與上一代相機相同的像素數。傳感器技術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進步或革新出現。

我想,這與相機行業本身的競爭並不激烈,傳感器的迭代比較遲緩有關。並且這兩個領域國產品牌還暫時參與極少,無法去卷。

好啦,本篇到此結束,下一篇 2024 影像盤點我將會以視頻的形式,與朋友一起聊聊 2024 年的另一個熱門話題,同樣也是從相機到手機,所有影像設備都開始投入的領域 —— 色彩與濾鏡系統。

不過既然都叫盤點了,最後的最後,也說一下自己推薦的設備吧。

“來都來了~是吧~”

截至 2024 推薦的相機‍‍

(包括2024年之前發佈的機型,優先推薦性能出色和相對便宜的型號,排名不分先後)

佳能

入門級:EOS R10/R8,專業級:EOS R5 Mark II

索尼

入門級:α6700/α7C II,專業級:α1 II

尼康

入門級:Z50II/Zfc,專業級:Z8/Z9

富士

入門級:X-M5,專業級:無

松下

入門級:S9/S5 Mark II,專業級:無

徠卡

入門級:無,專業級:SL3,Q3 43

中畫幅:

哈蘇X2D

截至 2024 推薦的鏡頭

(鏡頭實在太多,僅推薦我用過和比較喜歡的,會優先推薦素質不錯和相對便宜的產品,排名不分先後)‍‍

RF 卡口(原廠較貴,期待更多第三方品牌加入)

APS-C:適馬10-18mm F2.8, 18-50mm F2.8 及其定焦鏡頭羣……

全畫幅:RF15-30mm F4.5-6.3 IS STM、RF28-70mm F2.8 IS STM、RF135mm F1.8 L IS USM、RF800mm F11 IS STM……

E 卡口

APS-C:適馬10-18mm F2.8, 18-50mm F2.8,唯卓仕 Air 系列,Pro 系列……‍‍‍‍

全畫幅:索尼70-200mm F2.8 II、70-200mm F4 II、135 GM,適馬50mm F1.2、14-24mm F2.8、24-70mm F2.8 II,騰龍新 90 微距、70-180mm F2.8 G2、50-400,唯卓仕 Air 系列及 AF 16mm F1.8、28mmChip、AF 135mm F1.8 Lab……‍‍‍‍‍‍

Z 卡口

APS-C:唯卓仕 Air 系列和 Pro 系列的 Z 卡口版……‍‍

全畫幅:尼康Z 14-30mm F4、Z 24-200mm、Z 50mm F1.8 S、70-180mm F2.8、Z 800mm F6.3 S、Z 400mm F4.5,騰龍28-75mm F2.8 G2、50-400mm……‍‍‍‍‍

L 卡口

全畫幅:松下 F1.8 鏡頭羣,適馬 I 系列鏡頭羣……

X 卡口

APS-C:富士56mm F1.2(二代),唯卓仕 Pro 系列,銘匠 27mm F2.8……‍‍‍

M 卡口:

徠卡現行版35mm F2、50mm F1.4、90AA,銘匠50mm F1.4,宮崎35mm F1.4,50mm F1.0……

哈蘇 XCD 卡口:

XCD 3,2-4,5/20-35E,V 系列中的 55V、90V……

其它推薦的設備

(2024年及之前發佈,包含拍攝設備與附件)

大疆 Osmo Pocket 3

Profoto A2 及 OCF 塑光附件‍‍‍

雷克沙 ProfessionalGo 手機固態硬盤攝影套裝

斯莫格兔籠及 L 板‍

唯卓仕微徠 NINJA 系列攝影燈

以上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我是李白兔子

是這個訂閱號的創始人

是編輯、攝影師、自媒體人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我是 IPPA 2015、2017、2018、2021 、2022、2023、2024獲獎人

我是《攝影之友》2019榜中榜年度影像人物

Title 還有很多,意思一下就好……

我有一門課

叫作

「 超凡手機攝影課 」

講課始於 2015 年,如今重裝上陣。

我有一本書

它很厚,也很貴,更實用

叫作《手機攝影筆記》

目前銷量已超 10000 冊

我在這裡

分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