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不擴散籌備會 中日激辯核廢水排放問題

日本政府7月31日稱,將向強烈擔憂排海的太平洋島國集中說明,強調致力獲得國內外的理解。圖爲韓國漁民抗議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新華社)

日本政府正對福島縣等當地漁業人士大力度說明核廢水排海情況。反駁對日本的水產品實施全面放射性物質檢測的中國,並就安全性加強對國內外宣傳。首相岸田文雄計劃8月前與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全漁聯)會長阪本雅信會晤,直接謀求理解,以決定核污水排海的具體時間。

日本共同社報導,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岸田原欲上月與阪本雅信會面,但鑑於尚未充分獲相關人士理解,因此認爲應繼續由經濟產業相西村康稔等人向當地說明,在與當地充分對話之後,再由岸田出面會面。岸田考慮結合與全漁聯方面會晤的結果,決定開始排海的具體時間。

日本政府堅持夏季前後開始排海的方針,自日本表明排放核污水計劃以來,中方強烈反對,並宣佈對來自日本地區的水農食品實施百分百查驗。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鬆野博一7月31日在記者會上強調爲重建福島,處理水的處置是絕不能推遲的課題。日本政府當天也公佈報告稱,將向強烈擔憂排海的太平洋島國集中說明,強調致力獲得國內外的理解。

《聯合國核不擴散條約》(NPT)將於2026年舉行「再檢討會議」,並於7月31日在維也納進行準備委員會會議,不過該會卻成爲中國與日本就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排放問題針鋒相對的場所;中方在會上將之稱爲核污染水,日方則強調排放的不是污染水而是處理水,德國代表則表達對日本的支持,稱相信排放將按照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安全標準和國際法進行。

此外,針對中國自1日起收緊用作半導體材料的鎵鍺等礦物的出口管制,鬆野博一表示,日本的供應鏈不會立即受影響,但由於未來存在可能受到影響,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採取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