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是必要選項! 柯P:核二三延役、體檢決定核四未來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天提出能源政策,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也拋出三大主軸,「潔淨供能」、「智慧增能」、「核電是必要選項」,主張核二、核三延役,儘速體檢核四、決定核四未來,「能源政策不能孤注一擲、壓寶天然氣。」

首先是「潔淨供能」,柯文哲競辦發言人陳智菡說明, 柯文哲主張大幅開發太陽能、風能、水力能、地熱,以減少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臺灣的影響,提升能源供應穩定性與韌性。

至於方法與路徑,陳智菡表示,以屋頂型太陽能、地熱等土地需求性相對較低的能源,進行能源環境基礎調查及劃設能源開發潛力場址,將積極推動每單位發電土地面積較低的都會區屋頂太陽光電,提高公衆對屋頂型太陽能的認識,鼓勵加入產電,作爲原有的大電廠集中營運模式以外的分散式能源,提高再生能源比例,也可達到產電在地化,提高電力供應彈性與韌性。

第二是「智慧增能」,陳智菡說明,高效儲能,才能真正達到低碳轉型,電夠不夠,一定要跟管理問題相連(輸配電、節電、儲電)。不討論管理問題,蓋再多電廠也會大停電。臺灣近年來的大停電,顯現臺電設備老舊、集中化電網、甚至人爲管理缺失嚴重。

針對方法與路徑,陳智菡說,其一是加速更新電網, 配電設備更新、建構智慧電網(包括髮展儲能系統、輸配電自動化、智慧電錶布建)、建置兼具「集中和分散」搭配的多元電力系統,擴大運用需量反應和電價梯度的政策誘因,建立以需求爲導向的配電模式,達到電力最大化利用,並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

第二則是輔助過去仰賴國內低能源價格存活的產業轉型,2024年起臺灣將啓動碳定價制度,具有能源效率的企業將享有較低生產成本的競爭力,政府應大力輔導企業,有效管理能源、投資低碳新技術、使用再生能源。

最後,陳智菡強調「核電是必要選項」,核二核三延役,儘速體檢核四、決定核四未來。核二、核三在科學與安全的前提之下,考慮延役,以應付再生能源發展不穩定的輔助工具,能源政策不能孤注一擲、壓寶天然氣。

陳智菡說,核一廠進入除役階段多年,許多配件難以取得,要再延役,不但緩不濟急,更徒增政治社會紛擾。新北市府與臺電爲了高階核廠料的乾式貯存廠爭訟多年,客觀上減少了核一廠延役的可能性。

陳智菡也批,侯友宜對再生能源態度不明確,迴避企業需要綠電、而且需求越來越多的事實。也忽視電力供應穩定,更要提升管理,在其能源政策中,卻缺乏如何提升輸配電、節電、儲電的做法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