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365年後又到臺灣!史前館「尋找東方金銀島」

▲「尋金展」黃金環、耳飾。(圖/文化部,下同。)

記者蔡紹堅臺北報導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歷經2年策劃,結合荷蘭貿易投資辦事處、荷蘭國家博物館海牙荷蘭國家檔案館法國國家圖書館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等12個單位共同合辦規劃的「尋找東方金銀島—荷蘭人遇見臺灣東部村社特展在26日正式開展,展示大航海時代的臺灣風貌

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紀維德(Mr. Guy Wittich)代表身着荷蘭傳統服出席今日的記者會,紀代表全程中文致詞開口即以幽默的口吻說,「365年後,我終於又回到臺灣,雖然還是沒有金礦…」引起現場一陣笑聲。他表示看到展場及展示內容後非常感動,將來也希望透過講座讓更多人認識荷蘭人與臺灣的故事

史前館表示,感謝各合作單位的協助與促成,讓民衆能近距離觀賞17世紀荷蘭人遇見臺灣東部村社之歷程文物之美,「尋找東方金銀島—荷蘭人遇見臺灣東部村社」特展是今年史前館的年度大展,希望讓大家更加認識我們的臺灣。

▼荷蘭船。

荷蘭人四百年前,尋金過程最後徒勞無功返回大員時,乃由卑南族人護送回去。因此開幕儀式中特別邀請荷蘭代表致贈史前館一把象徵賦予信任、愛與和平概念權杖,因爲跨越四百年後,藉由這次特展,再度重新架起跨國與異文化間的橋樑。特展在貴賓們揭開裝滿金幣的藏寶箱後正式宣告開展,現場民衆與來賓也都領到金幣,爲新年帶來好彩頭。

特展內容以大航海時代之崛起、看見大員(臺灣)、日本海外貿易與鎖國政策、荷蘭人的臺灣東部尋金故事等四個單元,展示內容豐富精彩且具有歷史縱深,充滿航海及探險色彩。展場中主視覺重現了1:5比例的荷蘭船模型,藉此呈現17世紀荷蘭人眼中福爾摩沙人、再現荷蘭冒險家原貌。特展中更有借自日本、德國、法國、荷蘭及奧地利等國以及國內難得一見的的收藏品共120多件,包含手繪古地圖航海圖金箔屏風卷軸銀幣瓷器油畫蘭嶼冶金工具等等的珍貴文物。

▼荷蘭代表致贈權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