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燃料的前世今生:關於鈾、鈽與釷那些事(一)

核燃料工廠的員工,拿着1枚鈾燃料丸。(圖/WNN)

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次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期間,核能終於成爲各脫碳轉型的顯學,新的技術與相關法規都在制定中。一種意見開始出現,認爲現有的鈾燃料核電是比較落後的技術,應該改用更好的「釷燃料」,並宣稱核廢料的數量更爲減少甚至不殘留,我們真應該好好了解一下核燃料的故事。

鈾燃料(Uranium):鈾顯然是在大約 66 億年前,在某個超新星中形成的,強烈的爆炸波打進了一塊巨大的星雲裡,使這塊星雲開始融合與加熱,後來成爲我們的太陽系。雖然鈾在太陽系中並不常見,但是它在地底深處應該比較豐富,它緩慢的放射性衰變,提供了地球內部的主要熱量來源,導致地質活動,包括火山、板塊運動,以及隨之產生的地震與高山,可以說,地球就是個核反應爐。

人類發現鈾元素,則是普魯士化學家克拉普羅特(Martin Heinrich Klaproth)在1789年發現的,他將一種黑色的瀝青礦石用硝酸溶解,再用氫氧化鈉重新中和,產生一種黃色粉末,這是後來所知的氧化鈾,又叫黃餅。他相信這是未知元素的氧化物,並試着與碳一同加熱來還原,結果並不成功,他得到的是被染黑的粉末,而不是純粹的鈾金屬。但不管如何,他確實發現了新的元素,並且以天王星「尤拉諾斯」(Uranus)將其命名,也就是「鈾」(Uranium)。

自此之後,那種黑色瀝青狀礦石就被稱爲「瀝青鈾礦」,許多化學家也開始試着研究裡面還有沒有新的元素,持續做相關的實驗。1896年,法國化學家貝克勒(Henri Becquerel)研究鈾礦的磷光現象,原本他以爲是吸收太陽光再放出所造成,並且用照相底片進行曝光實驗。有一回遇到陰天,貝克勒以爲曝光不足,應該不會在相紙上留下明顯的照度,結果沖洗底片竟發現曝光效果非常強,顯然不是吸收太陽光後的結果,而是鈾礦本身就在散發能量。雖然肉眼不可見,但是會造成相紙的感光,這是人類第一次認識到持續散發能量的放射性元素。爲了紀念貝克勒的貢獻,我們現在把放射性活度的單位,稱爲貝克(Bq),每1秒鐘有1次衰變就是1貝克。

外表黑呼呼的鈾礦石。(圖/維也納自然歷史博物館)

貝克勒發現包括鈾礦石的底片感光了,他意識到礦石正在散發能量。(圖/巴黎自然史博物館)

在得知放射能之後,科學界就加快了鈾元素的研究,1934年,美國的費米(Enrico Fermi)與德國奧圖‧哈恩(Otto Hahn)各自進行了中子撞擊鈾的實驗,證實鈾是可以再分裂,並且會產生能量,以及較輕的元素,還有幾個多餘的中子,而這些多餘的中子還有足夠的力量去撞擊其他的鈾原子核,同樣會造成原子核分裂與更多能量,這就叫做連鎖反應。

不過,不是所有的鈾都能簡單的被分裂,事實上大多數的鈾是相對穩定的鈾238(其實它也會分裂,半衰期44.7億年,但是過於緩慢,可以暫時先視爲穩定),它佔了鈾元素中的99.274%,能夠較容易被分裂的,是濃度僅有0.72%的鈾235。

在知道鈾235提升濃度以後可以完成連鎖反應,當濃度走向極端時,就可以做出威力無匹的炸彈,這就是1930年代美國、德國與日本都在進行的原子彈研發計劃。當然我們現在知道是美國早一步完成,但是過程相當驚險,因爲德國完成的機率也不小,他們也有足夠的理論學家與豐富的鈾礦。

鈾235的連鎖反應,原子核被中子撞擊後,生成鋇與氪,另外再多出2.4箇中子。(圖/WIKI)

鈾燃料的最初用途,是轟轟烈烈的原子彈,這使鈾燃料從一開始就罩上一種「毀天滅地」的形象,反核團體是在「反核武器」還是「反核能」,常常混淆不清,這是頗令人無奈的。

1953年12月8日,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在聯合國發表了名爲「原子能和平用途」(Atoms for Peace)的演說,消減各國對核武器的不安。也在同時,美國的首艘核潛艦「鸚鵡螺號」(USS Nautilus SSN-571)已接近完成,它所使用的壓水式反應爐,以低度濃縮鈾爲燃料,是往後大多數核反應爐的樣本,其原理至今仍適用,軍用反應爐與商用反應爐的差別在於鈾235的濃度。

核潛艦之父-美國海軍李高佛上將,利用模型說明核動力的優勢,特別強調它比煤炭更有力量。(圖/美國海軍)

商用反應爐使用的核燃料,其比例是95~97%的鈾238,與3~5%的鈾235的組合,這是安全性的着想,鈾235濃度過高會有武器化的可能,因爲國際原子能委員會一直都嚴格管制各的核燃料。由於在精煉核燃料的過程中會有明顯的輻射痕跡,因此目前都有太空衛星在緊盯着威脅國家(比如北韓、伊朗)是否有核元素煉製的動作。

言歸正傳,在商用反應爐裡,核燃料的反應過程也多是鈾235在參與,鈾原子會因連鎖反應而生成氪與鋇,至於鈾238的角色只擔任吸收中子,安定反應過程,只有少數的鈾238會稍微生成鈽239,但是並不多。當鈾235的濃度低到1%左右時,反應功率就會下降,這也意味着該換燃料了, 一支燃料束大約可以使用1年半。

核燃料使用前與使用後的大略意示圖,鈾235降低至1%左右,另外生成多餘的鋇與氪;絕大多數的鈾238仍然保持原樣,只有少數被生成鈽。(圖/江飛宇制)

另外,雖然它已反應完畢,但是在技術上而言,原本不參與核反應的鈾238,其實在另一種模式之下,也是可以被反應的,這就牽涉到另一種核能元素,也就是鈽(Plutonium),這就是下一段的故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