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廠出水口、小琉球出現珊瑚白化 學者:全球海洋熱浪

臺灣咾咕嶼協會潛水志工觀察,相隔一週後,12日在小琉球杉福,深度10M、水溫31.2°C,已經白化的微孔珊瑚。圖/取自臺灣咾咕嶼協會粉專

天氣越來越熱,影響海水溫度,屏東縣近期有潛水教練、保育志工們紛觀察到核三廠出水口、小琉球出現珊瑚白化現象。長期研究珊瑚、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說,目前正處於全球第4次海洋熱浪引發珊瑚大白化事件中。南灣海水近期最高溫33.8度,7月海水平均溫度達31.1度,超過30度珊瑚即有發生大白化的風險。

珊瑚礁是「水中熱帶雨林」,爲地球提供重要生態服務功能。恆春潛水教練Vicky觀察,從6月底開始,核三廠出水口0到3米的淺礁顏色漸漸變淡,昨天、前天發現珊瑚約8成白化、螢光,速度相當快,但在較深一點地方目前安好。海水溫度較淺的地方白天溫度30到33度。

臺灣咾咕嶼協會秘書長陳汯葰說,協會觀察到琉球珊瑚在6、7月出現珊瑚白化。臺灣咾咕嶼協會指出,若海水水溫高於28度、持續兩個禮拜左右,共生藻會釋放珊瑚蟲不喜歡的毒素,會被珊瑚蟲排出體外。這時候透明的珊瑚蟲本體加上白色的珊瑚骨骼,就是熟知珊瑚白化。

臺灣咾咕嶼協會指出,今年2024年2、3月左右,赤道國家漸觀察到全球水溫急遽升高趨勢,發佈全球珊瑚大白化警訊。直至今年6、7月,墾丁、小琉球、東沙的海域也開始出現珊瑚大規模白化趨勢。以小琉球爲例,過往夏季水溫大約28到29度,但今年6月以來普遍水溫爲30到32度,沒人說得準這波熱浪還會持續多久。

臺灣咾咕嶼協會指出,全球水溫升高不是地區性問題,可在下水前選擇多使用物理性防曬,例如長袖衣褲,水母衣、帽子等,取代防曬乳,降低珊瑚生存壓力。

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說,研究顯示海洋熱浪引發珊瑚大白化事件雖然造成珊瑚短期受損,大部分健康穩定珊瑚礁會逐漸復原,並不會造成珊瑚數量明顯減少,例如核三廠出水口珊瑚礁區已從歷年海洋熱浪最嚴重2020年大白化事件中恢復成健康穩定。

樊同雲說,但若是當地受人爲長期污染和破壞珊瑚礁就會因大白化更加受損嚴重,且難以恢復,例如墾丁後壁湖漁港附近的珊瑚礁,以及小琉球的許多珊瑚礁區,都仍然處於衰退或崩潰失能狀態。

樊同雲建議,珊瑚大白化事件期間,因珊瑚正處於最虛弱和脆弱情況,應儘量減少人爲活動干擾,聚焦改善人爲污染和破壞。

海洋保育署長陸曉筠說,陸地氣溫高,相對海洋溫度也變高,海保署持續跟海生館、學術研究單位合作,研究監測數據資料,珊瑚保育行動方案草案希望在今年或明年提出。

臺灣咾咕嶼協會潛水志工觀察,3日在小琉球杉福,深度10公尺、水溫31.2°C,逐漸白化的微孔珊瑚。圖/取自臺灣咾咕嶼協會粉專

恆春潛水教練觀察,從6月底開始,核三廠出水口0到3米的淺礁顏色漸漸變淡,昨天、前天發現珊瑚約8成白化、螢光,速度相當快。圖/潛水教練張育綺提供

臺灣咾咕嶼協會潛水志工觀察,今年7月12日在小琉球杉福,深度8到10公尺,水溫31.2°C,上半部白化、下半部正常的角菊珊瑚,逐漸白化中。圖/取自臺灣咾咕嶼協會粉專

恆春潛水教練觀察,從6月底開始,核三廠出水口0到3米的淺礁顏色漸漸變淡,昨天、前天發現珊瑚約8成白化、螢光,速度相當快。圖/潛水教練張育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