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臺灣觀衆七年不見 鋼琴家郎朗手比愛心

和臺灣觀衆七年不見,鋼琴家郎朗日前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爲觀衆彈奏雕琢以久的巴哈《郭德堡變奏曲》,演奏完畢,他對觀衆深深鞠躬,並以時下流行的手比愛心手勢獻給觀衆。(牛耳藝術提供)

距離上次訪臺已是2015年,郎朗這幾年經歷結婚、疫情、生子,依然展現他的開朗熱情,但整個人更顯成熟穩重,演奏雕琢已久的《郭德堡變奏曲》,滿場樂迷興奮不已。(牛耳藝術提供)

和臺灣觀衆七年不見,鋼琴家郎朗日前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爲觀衆彈奏雕琢以久的巴哈《郭德堡變奏曲》,演奏完畢,他對觀衆深深鞠躬,並以時下流行的手比愛心手勢獻給觀衆。

距離上次訪臺已是2015年,郎朗這幾年經歷結婚、疫情、生子,依然展現他的開朗熱情,整個人更顯成熟穩重,演奏雕琢已久的《郭德堡變奏曲》,滿場樂迷興奮不已。

練習這部作品,郎朗也向擅長詮釋巴哈的音樂家尋求建言。隨着時間的推移,兩年前,當他邁入38歲,終於準備好向大衆提出自己的見解,錄製《郭德堡變奏曲》專輯。

郎朗認爲《郭德堡變奏曲》不但是鍵盤樂器曲目裡最出色、最具創造力的一首,也能讓演出者盡情發揮,並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身爲一位藝術家,我的目標是不斷的自我覺察,提升知識量,併爲他人提供靈感。這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這次的郭德堡變奏曲計劃,讓我在這條路上,又往前進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