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燎原——‘山東風土人情油畫’文獻研究展”學術活動舉辦
7月15日,文化和旅遊部2024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入選項目“何以燎原——‘山東風土人情油畫’文獻研究展”(以下簡稱“何以燎原”研究展)開展前夕,山東美術館組織召開了一場精彩的圓桌對話活動。山東省油畫學會名譽主席、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原主席、山東大學(威海)藝術學院原院長楊松林,山東省油畫學會名譽主席、山東美術館原館長陳國力,山東省油畫學會主席、山東藝術學院原院長王力克,山東藝術學院教授陳建華、宋齊鳴等“山東風土人情油畫展”(以下簡稱“風土人情”)的主要組織者、活動親歷者與會。山東美術館館長楊曉剛、學術研究部主任郭振宇、策展部主任崔文濤,本項目負責人王琛璐、謝路路等參會。活動由郭振宇主持。
圓桌對話聚焦山東美術發展史,以展覽的策劃背景與內容介紹爲引,通過與會嘉賓不同角度對“風土人情”的組織運行和長期影響的分享,對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四十餘年的山東油畫發展脈絡進行深入對談,綜合展示了山東美術館對館藏藝術精品的整合、對學術成果的轉化。
山東美術館館長楊曉剛
楊曉剛館長從宏觀方面介紹了近年來美術館行業的發展趨勢,具體分析近些年的館藏精品展出季入選項目後指出:“從美術館的長遠發展來看,在展覽策劃中,立足本土美術資源、聚焦地域美術研究、挖掘自身優勢,嘗試運用不同的邏輯脈絡串聯藏品,是一種重要的工作思路。光收藏不研究,是行不通的。怎麼研究、研究什麼,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但根基在於發出基於地域美術研究的學術聲音、表達態度和思考角度。”他表示,“何以燎原”研究展便是立足館藏本土美術資源,從挖掘本土歷史事件入手,聚焦地域美術研究的一次嘗試。山東美術館有能力有信心,有責任有義務,將“何以燎原”研究展做成經得起考驗的項目呈現給廣大觀衆,以此助力山東美術的傳播、發展、研究。
山東省油畫學會名譽主席、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原主席、山東大學(威海)藝術學院原院長楊松林
作爲“風土人情”的主要組織者、參與者之一,楊松林先生以1955年他在山東師範學院就讀時,第一代山東油畫教師李超士、戴秉心等先生,在山東油畫界播撒下的“星星之火”爲引,詳細講述了“風土人情”這一歷史事件的緣起、實施、推動和影響。他談到:“1979年全國第四屆文代會召開後,全國各地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的油畫界非常活躍,感染着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決心要攥起拳頭來發展山東油畫。第一步就是立足於山東最優厚的文化資源,走屬於自己的路,辦最獨特的山東風土人情油畫展。”在這個前提下,經過趙玉琢、張洪祥、陳皋、王永康、姜寶星等諸位老師在多次山東美協會議上的研討、論證、籌備後,成立了山東油畫、壁畫研究會,確定了“山東風土人情”的創作方向,通過青島、泰安、棗莊等地的體驗生活,在省文聯、省美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知名理論家的建議下,順利完成創作,得以在濟南、在北京、在全國多地、在世界不同國家舉辦展覽。在他看來,“風土人情”立足本土、關注現實,通過表現鄉土生活肯定了人的價值,將處在散漫狀態的山東油畫人聚集起來,帶出一支有團隊精神和戰鬥力的油畫隊伍,爲建立山東油畫隊伍健康純正的良好學風打下了基礎,使骨幹教師拓展了觀念、打開了思路、積累了經驗,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批有素養的年輕人,對山東美術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強調:“時代這兩個字應該成爲每個畫家不要丟掉的要素,這也是歷來各項事業成功的關鍵之一。希望新時代中的年輕人能關注時代的發展變化,做出更出色、更驚天動地的事業來。”
山東省油畫學會名譽主席、山東美術館原館長陳國力
陳國力先生自作品《微山湖上》談起,分享了他對“風土人情”與“何以燎原”研究展的看法。在20世紀80年代參與“風土人情”的時候,他是一名身着戎裝的軍旅畫家,深入微山湖跟漁民在船上同吃同住體驗生活,創作的《微山湖上》參加了“風土人情”。在他看來:“‘風土人情’時山東的油畫隊伍還不像現在這麼壯大,創作水平也還沒有像現在這麼整齊,真正畫得好的、在創作上得心應手的藝術家並不多。在當時的情況之下,策劃出‘風土人情’這樣一個影響巨大的展覽,是很不容易的。”他認爲:“山東油畫是在‘風土人情’這個節點上真正發展起來的,可以說奠定了山東油畫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基礎。要想研究山東油畫、山東的藝術教學體系,就不能不研究‘風土人情’。山東美術館以‘風土人情’爲主線,策劃的‘何以燎原’研究展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爲這個事件串聯起了山東油畫的過去和現在。”
山東省油畫學會主席、山東藝術學院原院長王力克
王力克先生從“風土人情”價值意義的分析、自身藝術觀的形成,結合不同時代中青年藝術家創作的相似點,分享了他對“何以燎原”研究展的整體看法,指出:“把‘風土人情展’作成‘何以燎原’研究展,不僅僅是學術問題,還是對80年代山東乃至全國藝術觀念總體的梳理”。他表示,楊松林先生對“風土人情”過程的講述,彷彿讓他重新回到了1979年剛剛跨入大學時的青春時代。四十多年前“風土人情”晉京展取得的很好的反響,就是因爲他們面向時代、面向生活、面向未來的價值。他們那一代人的藝術觀,就是在“風土人情”中建立起來的。這讓他們知道了怎麼觀察生活,又怎樣將所看到的東西,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入畫。他認爲:“在今天舉辦‘何以燎原’研究展的意義,就在於讓更多年輕人知道山東油畫、中國油畫發展的路徑,讓他們看到那個時代把百姓放在心裡,關注百姓的日常生活,產生的作品是什麼樣的。”最後,他指出,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希望年輕人能夠用心用情去體驗踏踏實實的時代,感受火熱的生活,希望年輕人薪火相傳,繼承好山東油畫好的傳統,讓山東油畫發展得更好。
山東藝術學院教授陳建華
陳建華先生也是參加“風土人情”的青年作者之一。他從學校教師教學方法、同學創作經驗交流、對繪畫的熱愛和自身的具體繪畫實踐幾個方面,展開了很多生動的細節分享。據他回憶,在楊松林、曹昌武、路璋等先生們順其人心、順其生活、順其藝術規律的教育方式引導下,在楊松林老師“注意觀察生活,要從生活裡體驗感興趣的東西”具體方法的帶領下,他們這些學生通過下鄉深入生活,在求學時期對創作能力就得到了鍛鍊。他提到:“他們同學之間很多的創作習慣,就是到一個地方去轉、看,把感興趣的點再畫成速寫。而老師會在每天晚上看學生們的速寫,瞭解學生們的速寫內容,再進行交流和記錄。根據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學生們再慢慢梳理提煉出有意思的創作主題形成作品。有的時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一個小場景,有的時候又是對這個小場景的組織和昇華。就像王克舉展出的作品《汛》中曬魚的場景,就是看到農民在大石頭上曬糧的場面而產生的創作靈感。”他認爲“風土人情”就是他們在最想畫畫的時候碰到的重要機會,當時的老師對他們的創作給予了非常大的幫助和引導。同時他還指出,時隔四十多年,山東美術館以“風土人情”這個事件爲主線,以“何以燎原”爲題目,呈現四十多年的山東地域美術中油畫的發展和繁榮過程,是非常準確到位的。
山東藝術學院教授宋齊鳴
宋齊鳴先生圍繞展廳中《漁島姑娘》的創作過程、山東美術館對這幅作品的收藏,以及在時隔四十年後的當下山東美術館舉辦這個展覽的意義三個方面,展開了分享。據他介紹,四十多年前參加“風土人情”的這幅作品,是他1979年考入山東藝術學院第一年下學期去嶗山體驗生活後,一個月內創作出來的。這是他學生時期創作的第一幅作品。當時爲了創作這幅作品,在老師們的要求下首先要畫出草圖,通過草圖討論會上的討論之後,限額領取三張用於取材的膠捲底片,用它拍完素材沖洗出照片,畫出素描稿,再完成作品最終稿。他提到,大概在七年前,山東美術館以“風土人情”爲歷史線索與他溝通,對當時參展的這幅作品進行了有意識地收藏。由此他認爲,這說明“何以燎原”這個展覽,是在前期做了長時間大量的學術研究和藏品收藏的準備而展開的。他還說到,就山東美術館的綜合條件來看,相對於其他單位舉辦“何以燎原”研究展,這一從歷史事件出發,串聯四十年來山東油畫發展脈絡的展覽,有着獨特的綜合優勢。最後,他提到就山東美術教育事業來看,經過四十多年的培養,涌現出一大批精力充沛的優秀油畫人才隊伍。而回頭看這支隊伍的起點恰恰就在“風土人情”,在他的老師楊松林先生,已故的趙玉琢、陳皋、王永康等這批老師全力以赴的教育教學中。最後,他對青年一代表達了自己的寄望,希望他們接力多年的積澱,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山東美術館學術研究部主任郭振宇
郭振宇主任在總結時說,四十多年前“風土人情”之所以深入人心、打動人心,就是因爲它的理念是深入生活、表現現實,所以爲人所樂見,爲人所傳頌;是因爲它一直不變的主題是謳歌時代、頌揚人民,所以活力不減、蓬勃求進、世代相傳;是因爲這一代代藝術家用熱的血、火的生命,滋潤着齊魯大地的藝術之花。像以楊松林先生爲代表的一代畫家和教育家們,趙玉琢先生、曹昌武先生、姜寶星先生、張洪祥先生等等,他們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華。“風土人情”向時代宣告了山東美術創作的方向、理念與面貌,宣傳了山東美術的主張、價值與風格,它拉起了一支隊伍,成爲了火種,在各個行業,在未來的齊魯美術事業中大顯身手,不斷助燃了山東油畫的熊熊燎原之火。紮根時代、紮根沃土,方能不負青春、不負韶華、永遠鮮活、永遠年輕。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
“何以燎原——‘山東風土人情油畫’文獻研究展”分“源流匯聚”“欣榮相依”“同頻共振”三個版塊。第一版塊主要展出20世紀80年代“風土人情展”期間的作品18幅,以及豐富的文獻,力圖清晰反應活動全貌、綜合展示活動成績;第二版塊主要展出21世紀前後,山東油畫家堅持“風土人情展”指向、受到“風土人情展”影響的27幅相關創作;第三版塊主要展出新時代以來,今天的山東青年油畫家與“風土人情展”精神遙相呼應、一脈相承的優秀作品29幅。展覽將持續至8月25日。
部分館藏作品展示
(以作品創作年代爲序)
第一版塊 “源流匯聚”
宋齊鳴《漁島姑娘》75×59.2cm 1980 山東美術館藏
王玉萍《織網女》51×99cm 1980 山東美術館藏
姜寶星《沂蒙四月》 130×125cm 1980 山東美術館藏
王克舉《汛》85×85cm 1980 山東美術館藏
姜衍波《兩個小孩》46×34cm 1981 山東美術館藏
路璋《魯南金秋》110.5×100.5cm 1982 山東美術館藏
張宏賓《元宵燈會》110×110cm 1982 山東美術館藏
第二版塊 “欣榮相依”
孔新苗《沂蒙頌之二·雨後岱崮》80×100cm 1993 山東美術館藏
徐青峰《草坡》116×142cm 1998 山東美術館藏
朱剛《兄弟》180×180cm 1998 山東美術館藏
楊松林《漁人與海》180×180cm 2004 山東美術館藏
陳國力 《荷風》160×185.5cm2004 山東美術館藏
王力克、王雪吟《金色的湖》186×186cm 2009 山東美術館藏
王少毅《夕照暮歸人》65×80cm 2009 山東美術館藏
第三版塊 “同頻共振”
汪明強《山東半島城市羣建設》240×500cm 2013 山東美術館藏
溫興興《天鵝湖》180×60cm×4 2014 山東美術館藏
楊愷亮《陰天或清晨 1》200×280cm 2014 山東美術館藏
甦醒《等風》170×198cm 2018 山東美術館藏
崔立豹、李健《時代印記》 220cm×200cm 2019 山東美術館藏
常小涵《那一年夏天》160×160cm 2019 山東美術館藏
張智超《赤松》119×240.5cm 2022 山東美術館藏
蘭靜怡《風箏的詩》165×160cm 2023 藝術家自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