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殼蛋」較營養?2件事更要注意 恐有害身體
常流傳紅殼蛋的營養價值較高,到底是否爲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市面上可見到,雞蛋有分白殼與紅殼,常流傳紅殼蛋的營養價值較高,到底是否爲真?對此,食藥署指出,雞蛋的殼色與雞蛋的營養價值間並無直接關聯,主要與雞隻品種及遺傳有關,因此營養成分不會有差異;反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蛋殼的清潔度及完整度,若其表面不乾淨或有破損,攝入後恐對健康造成危害。
針對不同顏色蛋殼的營養,食藥署說明,雞蛋富含蛋白質、卵磷脂、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素,且容易被消化吸收,是既營養又經濟的食品,但雞蛋本身的營養價值,取決於雞隻所食用的飼料與健康狀況,營養成分不會因殼色不同而有所差異。
食藥署進一步提到,更值得注意的是,購買雞蛋時蛋殼的清潔度及完整度,因蛋殼上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細孔,表面上若有裂縫或殘留雞屎,細菌容易進入蛋液中,形成風險,不可不慎。
此外,除了殼色以外,許多人也對蛋黃顏色存有迷思,認爲越深營養價值就越高,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就解釋,蛋黃顏色除受遺傳(品種)影響外,其主要受飼料中所含色素成分多寡所致,如飼料裡含有較多黃色玉米、胡蘿蔔素等,所產的蛋黃顏色就會加深,但主要營養成分差異不大。
雖然食用雞蛋能對身體帶來許多正面好處,但仍要注意攝取量,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一般健康人可以每天吃一顆蛋,但是血液膽固醇過高,曾罹患動脈血管硬塞、肥胖或是脂肪肝患者,就得謹慎攝食,以免造成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