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水尾沙灘牽罟樂無窮 歡樂傳承

後龍下水尾牽罟班的成員都已7、80歲高齡。〔謝明俊攝〕

苗栗農業處7日清晨在後龍水尾灘舉辦牽罟活動,吸引200多位民衆參加。〔謝明俊攝〕

牽罟班長輩合力放網膠筏下水。〔謝明俊攝〕

朋友合力牽罟。〔謝明俊攝〕

7日牽罟所得魚獲以吻仔魚爲主。〔謝明俊攝〕

「哇!魚好大!」7日清晨,後龍鎮水尾沙灘上聚集近2百位老幼民衆,分成2列依序拉着罟網纖繩,寬達300米的罟網逐漸拉出水面孩童們見到網上掛着魚,忍不住大叫。苗栗縣政府農業處,特別商請後龍鎮下水尾牽罟班的長輩們親自出馬,示範傳統牽罟活動,並由參與民衆合力牽罟,讓這項傳統漁業活動得以傳承,也讓民衆享受一場傳統人文活動洗禮

下水尾牽罟傳承至今已數不清有多少代了,目前僅存20餘位老班底平均年齡都在7、80歲,牽罟班班長洪吉勝,帶領這個牽罟班也有幾十年歷史,老夥伴逐漸凋零。「再下來怕是沒人傳承了!」牽罟班中年紀最長的蔡阿伯感嘆着。

「早年牽罟班從竹南龍鳳那邊開始往南到通宵苑裡全部有多達20幾個牽罟班,現在只剩下外埔和我們水尾還在!」80多歲的蔡阿伯,是從念小學就開始牽罟,當年家裡窮,所以他常常參加牽罟班,這樣就可以多分一份魚帶回家吃!」

蔡阿伯回憶,以前海邊漁產豐富,遇到好流水,一網下去起來就近千斤,吻仔、鱙仔、花身仔、石鱸三牙、崩頭仔,什麼魚都有,但現在魚少了,牽罟班的人也少了,久久才辦一次牽罟。

7日一早7點多,百餘位民衆逐漸聚集在水尾沙灘上,牽罟班的長輩們早已等在現場,依序替放網膠筏裝上馬達、排好纖繩、推膠筏下水、上漁網、出動膠筏放網,再開始由大家合力牽罟拉回漁網,隨着漁網愈收愈小,魚兒在網邊上逃命跳躍,見到漁網上卡着魚,在場小朋友激動大叫「好大的魚!」

由於正值退潮,魚羣都退回深海,所以牽罟打撈上來的魚獲都以吻仔魚爲主,夾雜一些𫠐仔魚、小蝨目魚等,魚獲雖然不多,但也讓民衆實際體會牽罟樂趣,見識到傳統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