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缺工!臺大、成大工會提3訴求 衛福部:經費爭取到一定盡力達成

▲護理人力不足,進而引發關牀潮。(ETtoday資料照/記者沈繼昌攝)

記者張乃文/臺北報導

護理人力不足,更有醫院掀起「關牀潮」,部分區域醫院狀況也越來越嚴重。兩大醫院企業工會今(6)日召開記者會,針對護理人員缺工,提出3大訴求。包括確保基層意見確實納入、且白班及特殊單位護理人員應比照急性一般病房人員領有律定護理獎勵金額等。衛福部迴應,若經費爭取到,一定盡力達成。

臺大醫院企業工會及成大醫院企業工會今日針對護理人力不足問題召開記者會。會中,工會提出3大訴求,包括基層參與,教育部及衛福部應與工會團體建立定期協商機制,在重大政策研擬期間確保資訊暢通、切實納入基層意見;獎勵部分,白班及特殊單位護理人員均應比照急性一般病房人員領有律定護理獎勵金額;另外,衛福部應以「病房」爲基礎單位,公告各醫院三班護病比,並將其離職率及空缺率數據公告上網,搭配勞保及公保資料勾稽查覈。

衛福部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這三大訴求基本上就是普世價值,護理人員的聲音非常重要,但在公平的部分,政府本就應做到,只是在各方不同意見下,要透過討論形成共識。

衛福部長邱泰源日前提及護理人員補充,衛福部有3大方向、12項策略會一個一個實行。蔡淑鳳說,12項策略不僅是現有的三班夜班輪值,還有搭配醫院先達標先獎勵,另外也有護理職場典範認證計劃等。

蔡淑鳳提到,若經費可爭取到,一定是盡力達成各種獎勵的要求,而對於護理人員無法留任的機制問題,會傾向做資源優先次序的分配,假設錢愈多、也就愈能達到每種需求,但在爭取過程中,還是有優先次序的,不是誰重不重要,而是針對問題診斷。她表示,舉例來說,大部分基層護理師要輪值三班,但不少原因都與工作、家庭平衡有關,統計顯示30歲至40歲離職人數最多,且高達96%的護理師都是女性。

蔡淑鳳指出,多數人工作是白天,若輪職夜班可能影響了生活,種種因素影響留任意願。她表示,這方面也希望未來在三班輪值上能有所改變,透過夜班獎勵創造不同的職場條件,各取所需、增加固定班別的選擇,像是僅選擇上白班,但薪資相對少一些,後續也可以再調整,但這並不是誰比較辛苦,「三班都很辛苦」。

蔡淑鳳表示,包括繁重加給,相關資料都已經蒐集,但還是有相對性公平的討論,若經費能爭取到位,一定會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