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拿消毒水洗澡」!苦守ICU變神經質 回家2寶討抱...她秒沖廁所崩潰

▲ICU護理林婷站在防疫第一線。(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林緯平專題報導

全臺進入三級警戒滿月,當民衆欣喜每日確診數有趨緩態勢時,最前線醫護人員仍天天穿着防護衣,以最競業的態度照護着每一名確診者。「焦慮、厭世感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新店慈濟醫院ICU護理師林婷苦笑着說,但「哭完就繼續堅守崗位吧」!防疫期間沒有人該置身事外,唯有大家共好,才能讓臺灣早日挺過去。

過去1年半時間,臺灣民衆看着電視上的國外疫情,彷彿這一切都與我們無關。5月11日本土疫情爆發,19日全臺進入三級警戒,大批民衆涌入醫院搶着做快篩,這讓擁有15年護理師經驗的林婷也感到措手不及。「雖然醫院早就爲此狀況做好準備,但有限的人力,要面對急診室突然爆出3、40人排隊做快篩,那段時間護理師爲了檢傷,一整天8個多小時,幾乎沒喝過一滴水、沒尿過一泡尿,身心俱疲」,林婷苦言。

短時間內涌入大量篩檢民衆,讓醫療人員疲於奔命。(圖/受訪者提供)

本土疫情全面爆發 醫護人員繃緊神經

本土疫情剛爆發時,社區未設立快篩站,醫院其實也無相對應單位,讓醫療動線混亂。林婷表示,「確診者跟沒確診的患者全混在一起,讓護理人員的精神都相當緊繃,並引發部分反彈聲浪」。即使心中有無數的不滿、焦慮,同事間甚至抱怨到都哭了出來,但最後還是勇敢的擦乾眼淚,穿上密不通風的「兔寶寶裝」,戴N95口罩面罩,繼續堅守崗位。

當在照護與死神拔河的確診者時,很多人都忘了,這些護理人員同樣是血肉之軀,背後也有心急如焚的家人。林婷坦言,由於院內收治的多是重症病患,Ct值都僅有16、17,傳染力都相當高,很可能接觸到體液就遭到傳染。在這樣高壓狀態,她直說,「每天脫下防護衣後,一定要用酒精噴全身、洗臉,別人用沐浴乳洗髮精,我都用消毒水洗兩次澡纔敢回家,在浴室裡偷哭也是常有的事情」。

▲醫護人員間互相打氣,是彼此前進的動力(圖/受訪者提供)

家人成最佳後盾 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由於家中有小孩長輩,這段時間林婷過得相當「神經質」!「以前回到家,2個小孩都會衝來討抱抱,但現在我都會大喊『不準碰我』,並衝去廁所再次消毒」,
想到孩子臉上失落的表情,感性的她再度忍不住落下眼淚。這樣的心理狀態,
是所有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血淋淋的寫照,家人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

林婷感性的說,「老公、長輩都還很支持我,身處在疫情熱區,我們在第一線爲民衆守護,家人覺得我滿偉大的,有些家務會幫忙分擔,幫忙顧小孩、煮飯,給我足夠睡眠去第一線打仗」。

▲疫情下,讓林婷看到生離死別。(圖/林婷提供)

疫情下看見生死 讓人更體悟生命之重

回想本土疫情爆發那一刻,林婷第一個想法就是「完蛋了」!但看見這一個月來民衆開始懂得體諒、尊重前線醫療人員,甚至熱心送物資到醫院,顯見「大家真的都被嚇到了」,她莞爾一笑。

這段時間也看見生離死別,林婷分享到,「一名先生先確診,但因病況較輕微住在防疫旅館,但他的爸爸就沒那麼幸運,因病發住進院內,最後因肺部纖維化走了,兒子與家人只能透過視訊見爸爸最後一面」。她隨着鏡頭那端看過去,只見隔離期滿的男子領着家人崩潰跪在地上,大喊着「爸!一路走好」,這心酸一幕讓她相當有感觸,並想着「可以想見這個兒子會有多麼自責」。

康復者重新走入社會 全民疫苗最重要

如今已有許多康復者重新走入社會,但仍可見少部分的「獵巫」行爲。對此林婷表示,「我可以體諒民衆他們會怕的心情,但確診者能夠出院能康復回家,就已表示被醫療上認可身上即使有病毒也已不具傳染力。所以請民衆可以放心,若大家還是很怕,戴口罩、勤洗手纔是重點,不要有獵巫心態」。

最後,雖現在疫情似乎有趨緩態勢,但林婷仍直言,「大家都能打到疫苗,達到羣體免疫,之前真的是太鬆懈纔會導致一波波疫情」。她進一步點出,「我們在醫院看到病例收治,進來被感染的全部都是家戶感染,第二就是同事間的傳播。」因此建議「未來若有機會解除三級警戒,但屬於熱區處還是要維持三級警戒會比較好一點」。

▲林婷認爲現階段全民打疫苗,是最重的事情。(圖/林婷提供)

「假使未來疫情再度爆發,前線醫護很可能會挺不住! 重症區面對這波疫情實在太累了,拜託大家防疫觀念一定要做好」,林婷語重心長的說。臺灣真的沒有本錢再遭遇第二次打擊,這時候大家要站在同一陣線,互相打氣、堅持下去,纔是對抗疫情的最佳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