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培育臺北赤蛙 16年增7倍

臺北赤蛙生長條件相當苛刻,不僅水質、周圍噪音,就連光譜也都會大幅影響,因此需要相當的條件才能成功培育。(吳聲昱提供/姜霏桃園傳真)

臺北赤蛙可說是體質最脆弱的兩棲類動物之一,桃園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2004年時僅剩個位數的臺北赤蛙,一度更只有3只,經過專業團隊調查與培育,2019年累積到約15只,而今年成功培育至25只,大幅增加了10只,成全臺戶外培育最成功的案例

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於2012年公告成立,面積約爲1.11公頃,是全國面積最小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該保護區原爲自來水公司所有的戰備池,又稱731號池區內有着第二級珍貴保育類野生動物「臺北赤蛙」。

脆弱敏感易斷代

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臺北赤蛙,經調查顯示2017年有17只、2018年19只及2019年15只,今年統計共有25只,代表培育技術相當成功。擁有臺北赤蛙之父及田中博士之稱的吳聲昱,研究臺北赤蛙已有18年的經驗,他表示,高榮爲戶外培育最成功的案例,由於臺北赤蛙相當脆弱及敏感,同時須顧慮水質、風速、光譜及雜音,且公蛙母蛙繁殖過後會分離、不重複交配,因此需靠外在技術來培育。

吳聲昱說,臺北及新北也都有在培育赤蛙,但成效不如桃園這麼好,他透露,高榮具有大片竹林作爲赤蛙的庇護所,因此赤蛙在秋冬之際時可以保暖、避風,且竹葉顏色與赤蛙相同,可當赤蛙的保護色,其他區域的竹林性不如高榮這麼完整,較難度過寒冬。

優良水質推赤蛙米

桃園市農業林務科長傅瀅濱說,雖然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周圍仍屬開發中地區,難免會影響水質,爲持續保護臺北赤蛙,預計等到赤蛙數量穩定後,再考量推廣及解說教育。現在已於保護區設置適當圍籬,阻絕非必要的人員進出干擾生態環境,同時也宣導居民發展無毒農業,改變當地農作習性,由於居民對於赤蛙保育相當認同,甚至還以養育赤蛙的優良水質來種植水稻,藉此研發出「赤蛙米」,合力營造適合臺北赤蛙的生長及繁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