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了幾口實驗室的空氣,他在 22 天后意外死去…

本文作者:陳焰汐

患者男,56 歲,腹痛、乏力、發熱入院。然而,短短几個小時後,他的體溫飆升至 40.5℃,迅速陷入深昏迷狀態。

找不到病因,醫生束手無策,短短 9 天后,患者不治身亡。

隨着調查進一步深入,人們才終於發現,他的死亡,竟因爲呼吸了幾口實驗室裡的空氣。

詭異發病

時間回到 1972 年 3 月 1 日,美國得克薩斯州。時年 56 歲的 W 跌跌撞撞來到醫院。他向醫生表示,自己在家上吐下瀉、腹痛難忍、渾身乏力,頭也開始痛了起來。初步檢查卻顯示,除了血常規檢查發現了明顯的白細胞計數升高,電解質水平和胸片都一切正常。

是食物中毒嗎?還沒等接診醫生捋清思路,W 的病情飛速進展。他的體溫飆升至 40.5℃,呼吸頻率高達 40 次/分鐘,意識也模糊了起來,並在不久後徹底陷入了深昏迷狀態。

醫生緊急爲 W 進行了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結果提示 W 可能患有病毒性腦炎。

第二天,W 被送往上級醫院。入院檢查發現,W 仍存在明顯高熱,處於深昏迷、去大腦強直狀態,體格檢查還發現了腱反射亢進和左側巴賓斯基徵陽性。

爲了排除血栓栓塞性疾病,醫生爲他進行了雙側頸動脈造影,結果表明他的頸動脈完全通暢,沒有佔位病變、移位或血管阻塞等情況。

隨後數日,W 除了繼續存在高熱和處於深昏迷狀態,還出現了呼吸衰竭和藥物難治性癲癇發作。最終,在發病 8 天后,W 被宣告死亡。

圖源:視覺中國

W 到底得了什麼病?醫生還沒來得及進一步研究,美國 CDC 和的得克薩斯州衛生部的迅速介入了這一病例的調查,W 的大腦被送往相關實驗室進行屍檢。

儘管初步神經病理學檢查僅能判定 W 死於腦炎,但當採用電子顯微鏡觀察 W 大腦嗅球切片時,研究人員在神經軸漿內發現了形似狂犬病毒的病毒樣顆粒。最終,得克薩斯州衛生部實驗室從 W 的大腦組織中成功分離出了狂犬病毒,至此,W 被確診死於麻痹型狂犬病。

但是,W 的狂犬病又是怎麼來的呢?

致命空氣

隨着信息的進一步披露,人們才發現,W 的死之所以迅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他的特殊職業有關——他是一名疫苗研發工程師。

在確定了死因爲狂犬病後,調查人員立即對 W 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然而,所有調查都現實,W 並沒有過動物接觸或咬傷史,屍檢也並未發現動物咬傷痕跡,更沒有蝙蝠(已知的北美狂犬病主要傳播來源)接觸史。

直到調查人員走進 W 工作的疫苗實驗室時,真相才漸漸揭開。

W 的同事回憶,2 月 17 日,也就是 W 發病的 13 天前,他在實驗室中進行了約一小時的實驗批次狂犬病疫苗製備工作。這項工作並不複雜,只是將死於狂犬病的山羊的大腦用攪拌器攪成勻漿,並用移液管分裝這些製備好的勻漿。在此期間,W 的一位同事負責協助他的工作。

正是這短短的一個小時,最終導致了 W 的死亡。

W 這一病例於 1989 年發表於 JAMA(圖源:論文截圖)

W 所使用的組織攪拌器在攪拌含病原體的組織時,可能會產生病原體氣溶膠,因此攪拌器理應密閉操作。

W 雖然是實驗室的資深研發人員,但在此之前,他已經至少五年沒有進行過狂犬病毒相關實驗了。疏於操作的 W 只是簡單在攪拌器上蓋了個鬆散的防滑塑料蓋,這個操作直接導致了含有狂犬病毒的氣溶膠在整個操作區擴散。

那麼,爲什麼協助 W 工作的同事毫髮無傷,W 卻死亡?

原來,W 在移液操作時,習慣使用膠頭滴管作爲移液器,用嘴銜着膠頭完成移液操作。這樣的操作只有在摘下口罩時才能完成,這也註定了 W 必將暴露在含有狂犬病毒的氣溶膠當中。

調查人員進行的事後模擬還原顯示,W 摘下口罩後,他的臉正對着那臺源源不斷擴散氣溶膠的攪拌器,並在無防護狀態下進行了幾分鐘操作。短短几分鐘,已經足以讓 W 直接吸入大量含有狂犬病毒的氣溶膠。

不僅如此,儘管 W 此前在 1958 年已完成了四劑次的狂犬病疫苗暴露前預防接種,但次年的化驗結果顯示,W 的體內並沒有生成具保護性的狂犬病毒中和抗體,說明疫苗接種失敗。

W 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也沒有選擇去補種狂犬病疫苗,最後一線生機也就此破滅。

最終,調查人員從 W 做實驗時的大腦勻漿標本中分離出用於製備狂犬病疫苗的減毒狂犬病毒,與 W 腦組織中分離出的病毒完全一致。W 的死,也最終被定性爲一場因操作流程不規範、安全意識淡薄而導致的實驗室事故。

氣溶膠傳播狂犬病

W 的案例也成爲了氣溶膠傳播狂犬病毒的著名案例之一。

早在 1957 年,就有學者報道了因深入蝙蝠聚居的洞穴探險而吸入含狂犬病毒的氣溶膠,最終死於狂犬病的案例。迄今爲止的記錄顯示,共有 4 人因吸入含狂犬病毒的氣溶膠而感染狂犬病,其中包括 2 名洞穴探險愛好者和 2 名實驗室工作人員。

而另一名在實驗室不幸感染狂犬病的疫苗研發工程師 Jerome Andrulonis,情況則比 W 幸運的多。

Jerome 在美國 CDC 轄下某狂犬病實驗室工作,其職務是研發預防野生狐狸狂犬病的口服疫苗。在 1977 年的某次研究中,Jerome 使用了極其危險的方法——利用噴射氣流將病毒粘附在藥丸上,來製備口服狂犬病疫苗。

一個月後,Jerome 出現了狂犬病症狀。不過,或許是暴露前預防接種救了他。在接受了治療後,Jerome 最終僥倖活了下來。

1989 年,法院判決美國政府應就此事件賠償 Jerome 598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4300 萬),作爲對美國 CDC 要求員工執行這一極度危險操作的懲罰。

Jerome 於 2015 年去世,享年 72 歲(圖源:新聞截圖)

幸運的是,儘管有零星案例的報道,但氣溶膠傳播狂犬病的病例依然非常少見。2007 年,科學家通過模擬實驗探明瞭氣溶膠傳播狂犬病的原理,氣溶膠傳播狂犬病不再是一種「假設」。

而 W 的慘劇也敲響了實驗室安全的警鐘。隨着狂犬病滅活疫苗的廣泛應用、實驗室安全意識的提高、研究烈性病毒的新方法的出現,實驗室內氣溶膠傳播狂犬病的問題如今已被徹底消滅。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蒼朮

投稿合作:jiangjiahui@dxy.cn

參考資料: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 Third Report.

[2]Winkler WG, Fashinell TR, Leffingwell L, et al. Airborne rabies transmission in a laboratory worker. JAMA. 1973;226(10):1219-21.

[3]Spanos A, Harrell FE Jr, Durack D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cute meningitis. An analysis of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initial observations. JAMA. 1989;262(19):2700-7.

[4]Irons JV, Eads RB, Grimes GE, et al. The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of bats. Tex Rep Biol Med. 1957;15:292–8.

[5]Constantine DG. Rabies transmission by non-bite route. Public Health Rep. 1962;77:287–9.

[6]Maier T, Schwarting A, Mauer D, et al.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after multiple corneal and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s from a donor infected with rabies virus. Clin Infect Dis. 2010;50(8):1112-9. doi: 10.1086/651267

[7]Zhou H, Zhu W, Zeng J, et al. Probable Rabies Virus Transmission through Organ Transplantation, China, 2015. Emerg Infect Dis. 2016;22(8):1348-52. doi: 10.3201/eid2208.151993

[8]Davis AD, Rudd RJ, Bowen RA. Effects of aerosolized rabies virus exposure on bats and mice. J Infect Dis. 2007;195(8):1144-50. doi: 10.1086/512616

[9]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abies in a laboratory worker—New York.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1977;26:183–4.

[10]https://www.nytimes.com/1977/05/20/archives/a-scientists-rabies-baffling-colleagues-scientists-rabies-baffles.html

[11]Afshar A. A review of non-bite transmission of rabies virus infection. Br Vet J. 1979;135(2):142-8. doi: 10.1016/s0007-1935(17)32935-4

[12]Winkler WG, Baker EF Jr, Hopkins CC. An outbreak of non-bite transmitted rabies in a laboratory animal colony. Am J Epidemiol. 1972;95(3):267-77. doi: 10.1093/oxfordjournals.aje.a12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