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低價搶進商用不動產

監管文件顯示,Cohen & Steers、高盛、EQT Exeter、BGO(前身爲 BentallGreenOak)等華爾街投資機構,籌募數十億美元資金,鎖定不良資產及價格崩落的不動產爲收購目標。

追蹤不動產募資活動的Robert A. Stanger & Co.執行長甘農(Kevin Gannon)表示:「我前幾周就說過,天哪!果真一家家冒出來。」

自去年利率飆升,拉高高槓杆業務的借貸成本後,商用不動產的價值就直直落。商用不動產中最大的辦公室市場,因疫後重返辦公室的比例不高,導致空置率飆升而受創。

昔日被視爲投資人避風港的公寓大樓,也因屋主在利率走揚下,仍試圖再融資而岌岌可危。購物商場則苦於身價雪崩式下跌,部分商場價值過去幾年跌掉70%以上。

商用不動產銷售直到最近都死氣沉沉,主要因賣家不肯照買家的要求降價,但如今愈來愈多辦公大樓所有人妥協讓步,願意折價出售。

這代表動盪的商用不動市場將進入新階段,不良資產持有者放棄等待景氣復甦,而是將手上陷入麻煩的資產交託貸款機構,或是索性賤價出售。

華爾街的籌資潮反映出,隨着賣家在價格上讓步,商用不動產的銷售活動可望升溫。

最近有一個案例是,舊金山鬧區辦公大樓的所有人Clarion Partners,以4,100萬美元價格將大樓賣給地產開發商Presidio Bay,而賣家Clarion Partners系2014年斥資1.07億美元買下這棟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