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溝尾仔每逢大雨必淹水 議員籲縣府建滯洪池改善

花蓮市溝尾仔低窪路段常因強降雨淹水,甚至會有糞水從人孔蓋溢出,讓附近居民不堪其擾。(花蓮縣議員林宗昆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議員林宗昆前往縣府預計興建滯洪池的位置場勘,見周圍雜草叢生,建議縣府可參考國外滯洪池公園的案例,結合鄰近景觀進行綠美化,規畫人行步道、賞景等空間,打造市區新亮點。(花蓮縣議員林宗昆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市溝尾仔屬老舊城區,低窪路段常因突如其來的強降雨淹水,居民不堪其擾,讓縣議員不斷催生縣府在附近興建滯洪池防洪治水,減少淹水發生,另建議縣府可結合一旁的香榭大道打造公園,美化環境。縣府建設處表示,目前已規畫位置興建滯洪池,將向花東基金爭取經費,並參考國外蓄水池公園案例,結合周邊景觀,打造市區新亮點。

花蓮市區本月6日晚間因突如其來的強降雨,造成溝尾仔附近街道出現淹水情事,其中,重慶市場前方路段污水管疑因雨水宣泄不及爆管,糞水從人恐蓋溢出後漫流周邊,引發民怨。

縣議員林宗昆今在縣議會第19屆第8次定期大會縣政總質詢表示,溝尾仔附近低窪地區每逢強降雨,就會發生淹水且狀況嚴重,建議縣府在附近興建滯洪池,讓洪水在臺風豪雨有暫存空間,避免雨水快速流入下水道或河道,造成洪水宣泄不及而有淹水問題。

縣府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目前規畫在自由街接到南濱路,就是193線右側與和平路間一塊土地建置滯洪池,預計可暫時滯洪自由街至和平路的水量,作爲南濱抽水站的調節。

鄧子榆說,滯洪池用地部分已完成土地變更,但該地過去爲國有財產署土地,涉及三七五減租補償費用,後續辦理興建計劃時,需處理拆遷、減租等補償費用,共約1億元,再加上工程費用,整體經費預計2億多元,建置計劃已提報花東基金第4期計劃,將爭取經費施作。

此外,林宗昆也建議縣府建置滯洪池時,可參考日本、新加坡等國外滯洪池公園的案例,結合鄰近的香榭大道、東大門夜市等進行綠美化,規畫人行步道、賞景等空間,打造市區新亮點;鄧子榆也允諾縣府未來會努力結合鄰近的地景環境進行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