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花蓮溝尾仔低窪淹水問題 南濱滯洪池力拚2026年中旬完工

花蓮市溝尾仔屬老舊城區,沿線排水任務由南濱抽水站肩負,不過因排水量能有限,低窪路段每逢大雨必淹水,縣府爲此將在附近興建滯洪池解決淹水問題。(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縣議會今天召開定期大會,上午由花蓮縣衛生局跟縣府建設處進行工作報告。(羅亦晽攝)

花蓮市溝尾仔屬老舊城區,沿線排水任務由南濱抽水站肩負,不過因排水量能有限,低窪路段每逢大雨必淹水,居民不堪其擾,催生滯洪池的興建。縣府建設處表示,已編列2.5億投入滯洪池興建作業,用地取得部分,預計今年11月可完成地上戶拆遷工作,工程部分,待修正計劃獲中央審議通過,希望能在年底完成設計跟招標作業,力拚2026年中旬完工。

南濱抽水站建於1982年,彙集自由街、和平路及大禹街地下排水,不過原有6組抽水機組老舊,總排水量量能有限,內政部營建署爲此補助2.8億,協助擴建抽水站也新設滯洪池,解決淹水問題。

不過南濱抽水站在4年前完成擴建後,滯洪池卻因涉及用地相關問題停擺,經縣府重新修正計劃,成功向中央爭取經費後,滯洪池的興建計劃纔開始啓動。

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南濱滯洪池的興建目的主要是調節自由街的排水量,因爲該處積水面積跟排水量是全市區之最,同時也協調和平路部分排水水量,降低周邊發生淹水機會。

他說,南濱滯洪池興建工程經費約2.5億,來源爲縣府自籌與中央補助款,其中1.2億用在用地取得部分,包括地上物拆遷補償及三七五減租終止租約補償,預計今年11月15日可完成拆遷作業;工程費用1.3億,待「花蓮市雨水下水道檢討規畫報告(局部修正)」完成才能辦理招標作業。

鄧子榆表示,今年3月已將局部修正報告送到內政部國土署,審議應會通過,工程基本設計跟細部設計,預計9月至明年4月完成,工程於明年7月至2026年12月施工,不過他還是希望能趕在今年底完成設計跟招標作業,如工程順利在明年初開工,可望在2026年中旬可完工。

他說,滯洪池有效水體量體約4.5萬立方公尺,能使整體區域防洪標準由3年重現期距提高至5年重現期距;另外,興建滯洪池時也會結合周邊景觀,作爲民衆平常的休憩場域,並在大雨來時發揮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