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運動公園滯洪池工程動土 解決周邊強降雨就淹水問題

桃園市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16日舉辦滯洪池工程動土。(呂筱蟬攝)

中壢運動公園滯洪池完工模擬圖。(工務局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桃園市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範圍涵蓋中壢後站地區,今天舉辦滯洪池工程動土,市長張善政說,該工程新建各項排水系統設施,可解決每逢強降雨當地黃屋莊溪流域周邊淹水問題。另整體區段徵收工程預計將在2025上半年完工,將成爲中壢後站新核心,帶動南北桃園地區均衡發展。

市府工務局指出,近年來氣候變遷及季節性驟雨頻繁,每逢強降雨易造成中壢區黃屋莊溪流域周邊淹水,正在開發中的中壢體育園區基地,就位在黃屋莊溪上游,爲一併解決區域淹水問題,在中壢體育園區用地興建大型滯洪池調節洪峰,工程新建各項排水系統及設施,以及既有管線改善與配合高壓電塔遷移等,可滿足當地以及黃屋莊溪部分河段排水需求。

張善政表示,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面積非常大,是中壢未來發展非常重要里程碑,爲了讓整個區域不要受淹水之苦,要先把滯洪池做好,將來會有地下宮殿式的滯洪池,上方加蓋再鋪綠地草皮,也適合民衆休憩,待中壢運動公園工程整體完工,期盼滯洪池發揮最大功效,不會再讓周遭地區住家及道路淹水。

工程滯洪池用地面積2.1公頃,長向250公尺,寬度94公尺,開挖深度12公尺,滯洪水量爲7.69萬噸,總經費10億9853萬元,預計2026年下半年完工後交由中壢區公所管理。

桃園市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範圍主要涵蓋中壢後站,包括環中東路至龍慈路、龍岡路至中山東路等區塊,總面積約72公頃,計劃包含住宅區、商業區、加油站專用區、宗教專用區、公園、兒童遊樂場、綠地、體育場、停車場、學校、機關、變電所、地下管線及道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