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買房持續加溫 定型化契約預防購屋糾紛

消保官李葳也提醒,民衆購買預售屋時,一定要詳看購屋契約的內容及完整性,包括契約甲方的宣傳品等,儘可能詳實,如果日後有爭議,可作爲維護自身權益舉證之用。(王志偉攝)

房仲業者林薇文說,在交易房產時,業者應該提具不動產說明書,讓消費者詳實的瞭解銷售標的現實狀況,不應有隱瞞遺漏的問題,防止購屋糾紛。(王志偉攝)

買房不可不慎!花蓮近幾年,大樓新建案越來越多,房價也逐年攀升,期間碰上疫情,加上政府遏阻炒房,需求轉而自助,買氣也慢慢回籠,不過,購屋前宜做好產權、買賣契約等準備,花蓮縣消保官李葳建議,行政院消保處有核定一個定型化契約的範本,建議民衆買屋前可下載,和有意購買的建案、廠商提供的契書內容是否一樣完整。

據地政單位資料,花蓮縣不動產買賣數,從2018年的3300多件(7122棟),到2021年疫情期間,多達5300多件(10634棟),政府爲抑制炒作,今年7月實施的平均地權打房政策,房市一度出現緊縮,但市場仍可見到不少新建案,因透天房價高,建商轉而興建大樓居多,房仲業者副店長林薇文表示,今年年底已看見回溫,預估2024會是買房進場的時機。

不過,新屋動則數百萬元甚至上看千萬,尤其預售屋,市場傳出市區中原路上的某建案,疑因股東之間仍有產權糾紛未解,導致訴訟,新屋被查封暫緩過戶,影響購屋者的權益,衍生糾紛。

房仲業者副店長林薇文強調,在交易房產時,應該要求對方出具不動產說明書,讓消費者詳實的瞭解標的物的現實狀況,且不應有隱瞞、遺漏的問題,林薇文說,這些都可能是造成未來糾紛的因素。

消保官李葳也提醒,建商與民衆簽約使用之契約應符合內政部公告「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民衆於簽約前務必詳閱契約內容,並注意下列事項,任何廠商承諾的事項都要名列其中。

他說,契約內容儘可能詳實,如果日後有爭議,可作爲維護自身權益舉證之用,萬一發生不符合履約交屋的狀況,也可提出賠償,以減少消費糾紛,並保障買賣雙方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