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史學研究泰斗王賡武 獲頒唐獎漢學獎

著名歷史學家王賡武教授榮獲2020年唐獎漢學獎。(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2020年唐獎漢學獎出爐,由著名史學家王賡武(Wang Gungwu)獲得,以表彰其在中國的世界秩序、海外華人及華人移民變遷等領域,具開拓性且深入的剖析。他透過細究中國歷史上與南方鄰國的複雜關係,以此獨特的視角理解中國,對華人世界地位詮釋,有着新穎重要的貢獻。

王賡武1930年生於荷屬東印度泗水(現印尼),父母皆爲中國人,成長於英屬馬來亞,在英國受高等教育,1957年取得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博士學位。此後學術生涯足跡遍及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洲、美國,並於1986年至1995年擔任香港大學校長,曾爲英國牛津大學萬靈學院及英國倫敦大學洛克菲勒訪問學人,並獲大英帝國司令勳章的殊榮,現爲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

歷經多元文化洗禮的成長經歷,讓王賡武既是中國儒家文化與英國菁英學術傳統的「圈內人」,也是境外看中華的「圈外人」。

王賡武在新加坡出版的英文回憶錄《家園何處是》(英文書名Home Is Not Here)中如此說道:「中國對外部世界,尤其是那些離開了中國,在外國定居的華人究竟意味着什麼,纔是吸引我研究華人的原因。」

從親身的生活經歷出發,王賡武精通東南亞各國曆史,細細考究古今海外華人在地區中所扮演的角色,其著作現已成爲領域中的經典。包括《南洋華人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Nanyang Chinese,1959)、《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1963)、<越洋尋求空間:中國的移民>(The Chinese Overseas: From Earthbound China to the Quest for Autonomy,2000)、《更新中國:國家與新全球史》(Renewal: The Chinese State and the New Global History,2013)等數十本著作。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陳國棟認爲,「大處着眼、以見解取勝、能追古溯今」,是王賡武在學術研究最有特色之處,能從更長遠的眼光看中國與華人歷史的變遷。此外,王賡武也被公認是與唐獎首屆得主、中研院院士余英時齊名的「海外華人史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