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聞快遞/清代也有高考 蒲城縣871件文物有秀才考卷

蒲城縣871件套文物中,有考上秀才考生的考卷。(圖/翻攝自華商網

《陝西》清代「高考」是怎麼樣的?  蒲城縣871件套文物爲你解密

陝西省蒲城縣清代考院博物館近日展示了871件套清代「高考」文物,包括574件套清代考卷,還有考試夾帶等文物。據蒲城縣清代考院博物館館長李亞茹表示,此次徵集的871件套文物全部來自一個渭南收藏家,其中有574件套考卷,考卷中年份最早的是康熙年間的,大部分是「童生卷」,童生考試是三年考兩次,相當於現在的「高考」,優秀的考生可成爲秀才。(華商網)

北京》中美科學家發現地球已知最古老動物足跡化石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近日表示,和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組成的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中國地區三峽埃迪卡拉紀地層發現了具有附肢後生動物形成的足跡,證實爲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中新網

《江蘇》7家互聯網機票銷售平臺承諾:退改簽不加收費用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近日發佈對15家互聯網機票銷售平臺及航空公司約談情況通報。7家互聯網機票銷售平臺承諾,在平臺醒目位置向消費者展示機票退改簽規則,並承諾自營代理商的機票退改簽收費與航空公司相關政策保持一致、不加收任何額外費用。(中國青年報

《北京》2020年智慧電視佔比將達70%  大屏消費漸成趨勢

2018 OTT新業態運營峰會近日在北京舉行,包括風行CEO周燦百視通副總裁盧剛等衆多行業知名人士都認爲,中國國內OTT產業經過2017年的動盪和沉寂,2018年開始回暖,隨着使用者的內容消費行爲模式轉變,大屏消費成當前主流趨勢。所謂OTT是指,通過互聯網向使用者提供各種應用服務。(中新網)

▼2018 OTT新業態運營峰會。(圖/翻攝自中新網)

上海》一二線城市土地出讓冰火兩重天 杭州等收入人民幣超百億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近日發佈的《40城土地市場報告》顯示,5月份一線城市土地市場量價齊跌,4個一線城市土地成交建築面積爲36.2萬平方公尺,環比下降79.2%,同比下降79.4%;成交均價爲每平方公尺人民幣11593.3元,環比下降7.5%,同比下降20.1%。(經濟日報

《北京》中國外匯儲備連續小幅下降 5月份減少142.29億美元

中國央行近日公佈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5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爲31106.23億美元,相比4月末減少142.29億美元,降幅達0.46%。這代表中國外匯儲備在5月份延續了4月份小幅下降的趨勢,出現了自2017年1月份以來的首次連續下降。(中新網)

《北京》用微信掃一掃就可出入境? 騰訊試推多證合一

騰訊控股近日表示,該公司正在與中國有關部門合作,用微信取代往返香港與內地之間所使用的旅行證件。騰訊表示,正在與中國有關部門進行合作,計劃面向中國和香港居民推出一套基於生物特徵辨識資料的電子卡系統,將他們的身份檔與微信應用聯繫起來,只需簡單條碼和麪部識別便可輕鬆通關。(參考消息網)

遼寧》遼寧稻田裡出現巨型3D畫 千手觀音像真的一樣

遼寧瀋陽興隆錫伯族鎮,稻夢空間園區內的3D巨幅稻田畫近日完工,今年共亮相包括《儒家孔子》、《千手觀音》在內的12幅稻田畫,展示出的稻田畫色彩豔麗、形式多樣,登塔眺望十分壯觀好似童話世界。(鳳凰網

▼遼寧稻田裡的千手觀音,看起來十分壯觀。(圖/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