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憶老北京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白旭 陳熙)看着一幅油畫中的衚衕,55歲的董俊才發現那是他兒時常與小夥伴一起玩的地方

經過快速發展,那裡早已面目全非。不過,對衚衕以及那些青磚灰瓦四合院記憶被保留在了四十多幅油畫中。

這些由傅察丹青創作的油畫,正在北京市西城區第一文化館展出。

“北京這些年變化很大,很多地方都和以前不一樣了。”他說。“我很慶幸自己還有舊可懷,在一些衚衕消失前把它們畫下來。”

30歲的傅察丹青看上去像個大學生,是地道的北京人,傅察是滿姓。祖輩曾改漢姓“付”,他又改了回來。“丹青”是爺爺給取的名字,似乎註定了他與畫筆緣分

傅察丹青從小在衚衕里長大。“那時候安靜,早上被鴿哨燕子叫醒。”他說。“整天和小夥伴四處串門,吃百家飯,一直到爸媽叫纔回家。”

學畫之後,很自然地他選擇了衚衕來練筆。

通常,一幅畫要畫一星期。畫初稿時,他會在衚衕裡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印象最深的就是老街坊熱情。”他說。“這些年我喝遍了所有的飲料,都是畫畫時那些老街坊給的。”

他會把一些看到的人畫下來,也會在畫上添上一個小孩,坐在臺階上或藏在拐角處,或跟小狗玩耍。那些都是他對衚衕的記憶,有自己童年的影子

傅察丹青畫過姥姥家的衚衕。“我曾經在那裡踢球,一個小夥伴打碎了一塊玻璃,就在這個地方。”他用手指畫說

十年間,他完成了一千多幅畫。很多畫裡的衚衕已經消失了。

“衚衕”一詞源蒙古語,最早出現在13世紀的元朝。北京人曾不無自豪形容北京的衚衕“多如牛毛”。統計顯示,1944年北京的衚衕大約有3200條,到上世紀末只剩不到一千條了。

“我覺得自己是在和推土機賽跑。”傅察丹青說。2009年,他遇上一戶人家正在搬遷。主人希望他能把自家老房子畫下來。第二天,傅察丹青帶着畫筆再去的時候,房子已成廢墟

傅察丹青畫的衚衕大約有200條,但近兩年他越來越難找到可以畫的衚衕了。

事實上,很多去看畫展的人是爲了尋找記憶。他們和畫家對話常常這樣開始:“有沒有我們那個衚衕?”

董俊纔是從網上得知展覽的消息趕來的。“這幅畫看起來太真實了。”他指着炮局衚衕的畫說。“衚衕很長,有同學家住在最裡面,放學了我總是去找他玩。當時也沒有覺得太美,但是這段記憶這些年一直揮之不去。”

67歲的孫姓阿姨昌平趕來。不肯透露全名的她自稱在南鑼鼓巷的衚衕生活了六十年。

“我大半輩子都是在那裡度過的,對那裡我一直很留戀。”她說。“但是隨着北京的發展,衚衕裡住着沒有以前方便了。”衚衕裡的澡堂子不見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原本安靜的地方變得喧鬧。

近年來,北京市加強老城改造,翻新老房的同時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並逐步疏解內城人口。據規劃,北京中心城區人口要在2014年基礎上每年降低2到3個百分點,爭取到2020年下降15%左右。

但是,在傅察丹青看來,很多新修繕的院落失去了靈魂。“我喜歡畫那些有歲月感的衚衕,可能牆皮已經剝落,但每層落下的牆皮都有老百姓生活過的印記。”

圖爲傅察丹。

作畫也正是爲了保留這種印記,因此他一般不出售作品。

偶有例外。一次他在衚衕中畫畫,有位老人站在他身後看了很久,隨後提出希望收藏作爲留念。

“看到他如此喜歡那幅畫,我想我給自己的畫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主人。”

大部分畫作,他只是拿給人看看,希望老北京人看後能重溫小時候的記憶,外面的人能從中一窺北京的市井文化。(圖片均爲陳熙拍攝)

(原標題畫憶老北京)